知名作家马伯庸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了无数读者。然而,面对儿子的写作难题时,他也感到束手无策。最近,他透露儿子不喜欢阅读,作文成绩也不理想,因此不得不送儿子去作文班。他感慨地说:“我天天出去给人讲文学的意义、写作的道理,到头来还得送自己的孩子去作文班。”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理解,并评论说即使是大作家也会遇到类似的育儿问题。
8月中旬,马伯庸在广州举行的2025南国书香节上分享了新书《桃花源没事儿》的创作经历。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历史挖掘著称。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长安的荔枝》,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在处理历史小说中的“真实”与“虚构”的平衡时,马伯庸有自己的方法论: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马伯庸原名马力,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及编剧,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2005年,他发表了首部作品《风起陇西》,并凭借《寂静之城》获得了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此后,他陆续推出了《风雨》《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等代表作。2010年,他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散文奖;2012年,又因《宛城惊变》和《风雨〈洛神赋〉》荣获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
2017年,马伯庸出版了小说《长安十二时辰》;2022年,又推出了《长安的荔枝》。2018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并于2021年底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次日还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新人奖”。
马伯庸被誉为“文字鬼才”,其作品风格独特且充满趣味。除了历史类小说外,他还涉足杂文、小品文、散文等多种文体,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本。例如,根据其作品《长安的荔枝》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25年7月18日上映。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