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通用加密通信软件在为信息提供保护的同时,也为境外间谍不法活动提供了新的掩护。这种风险如同暗流涌动,需要高度警惕。
加密通信软件潜藏着“暗流”。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这些软件策反渗透,传播极端思想和虚假信息,组织非法活动,拉拢腐蚀境内人员,并窃取国家秘密,妄图危害国家安全。
加密通信软件也可能成为无意泄密的“隐蔽温床”。部分用户安全意识薄弱,误以为加密通话就是绝对安全,在沟通中随意传递高度涉密敏感内容。然而,原数据如通话对象、时长和频率等往往难以完全隐匿,导致泄密风险悄然滋生。
此外,不法分子利用加密通话软件的隐匿特性进行非法资金转移,试图逃避金融监管,为洗钱和非法交易提供便利。更严重的是,有人将加密通信作为传递涉密情报和交易国家秘密的渠道,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维护数据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关单位和个人应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履行网络安全义务,共筑数据安全防线。要建立健全通信工具使用规范,定期开展反窃密防泄密专项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安全防范能力。选择通信工具时需慎重,充分认识加密通信软件的潜在安全风险,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境外加密通信工具。日常通信交往中,坚决避免谈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等重要敏感内容。
广大公民如发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行为或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或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