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品牌集体退出,而120家车企继续参加,2025年成都车展的展位图反映了汽车行业的生存状况。保时捷、宾利等超豪华品牌的展台被小米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取代,东风本田的工厂正在挂牌出售,而比亚迪则在扩建“闪充技术专区”。这场西部最大的车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展示,而是市场淘汰赛的现场。
今年成都车展最引人注目的景象是10个豪华品牌的缺席。保时捷、劳斯莱斯、捷豹路虎等曾经的重要参展商集体消失。尽管成都所在的西南地区豪车销量增速常年领先全国,但现实情况是,比亚迪仰望U8的“浮水表演”吸引了大量关注,鸿蒙智行“五界”品牌在3000平米展区的科技秀也比传统豪车更能打动新富群体。
这些豪华品牌的离场并非偶然。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5%,而西部市场的增速高达15%,成都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核心城市。当自主高端品牌用“天神之眼”系统和兆瓦闪充技术重新定义豪华时,那些依赖机械素质的传统豪强突然发现自己成了过时货。
缺席名单上的合资品牌同样令人震惊。东风本田、起亚、雪铁龙等曾经的“国民之选”集体隐身。背后是东风本田工厂挂牌出售、起亚中国市场份额跌破1%的残酷现实。这些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的犹豫导致其在西部这个增速10%的增量市场中被边缘化。
更惨烈的是新势力中的失败者。极石、哪吒、极越等6个品牌未能出现在今年的展位图上,它们要么资金链断裂,要么销量长期低于千辆,成为艾睿铂报告中“129个新能源品牌终将只剩15个”的鲜活例子。网友总结:“有的新势力在造PPT,有的在造火箭,差距比成都到拉萨还远。”
与缺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的扩张。比亚迪不仅霸占了9号馆,还将“仰望U8应急浮水”搬到室外演示;奇瑞用五大品牌承包整个5号馆,连沉寂多年的威麟品牌也借“智能皮卡”身份回归西南市场;长安携五个品牌在10号馆打造“全系科技秀”,展台面积比去年扩大近三成。
这些自主品牌的展位策略暗藏玄机。西南地区600万辆的年销量和对SUV、皮卡的偏好,使得奇瑞纵横越野序列、长城坦克等产品精准卡位。当合资品牌还在纠结三缸机是否被接受时,自主车企已经用“专馆+技术体验区”的组合拳,把车展变成了“粉丝嘉年华”。网友直言:“以前逛车展看合资的标,现在看自主的屏。”
成都车展的冰火两重天,本质上是汽车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西部市场10%的增速蛋糕并没有变小,但分配规则已经改变——那些还在燃油车赛道犹豫不决的品牌正被比亚迪、鸿蒙智行等“新物种”快速吞噬市场份额。
当福特烈马新能源选择在成都全球首秀,别克急匆匆发布“至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时,市场的新法则变得清晰:要么像小米汽车那样带着AI机器人入场,要么像212品牌那样深耕越野细分市场,试图用情怀续命。中间地带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加速挤压。
下届车展再看展位图时,消失的品牌可能不止25个。正如网友调侃:“现在的车展就像超市清仓,有的在贴‘买一送一’,有的直接卷铺盖走人。”那些仍然留在展位图上的品牌也应该警惕,明年此时自己的位置是否还能保住。在中国汽车市场,活下去已经是一种成功。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