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已经结束,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但双方达成了基本共识。特朗普再次变脸,普京也显得非常高兴,而中国大陆不得不警觉:这背后释放的信号直接指向未来的台海局势。
这次会晤在阿拉斯加举行,规格不低,阵仗不小,但会后却没有任何协议出炉,停战更是遥不可及。讽刺的是,特朗普给自己打了“满分10分”。这种自我吹捧更像是为了维持表面体面,而非真实成果。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态度的迅速变化。会前他口口声声要“让普京付出代价”,会后却闭口不提制裁,反而传出可能放松对俄部分经济限制的消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直言:“美国或许会取消部分制裁。”这句话表明美方确实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
仔细观察普京此行的随行人员,可以发现他没有带军方重量级人物,而是带了多名经济部长。这说明他此行的重点是推动美俄关系正常化,尤其是在经贸领域寻找突破口。这对俄罗斯而言是利好消息,西方制裁重压多年,经济亟需喘息机会。普京能从特朗普这里撕开一道口子,不管大小,都是胜利。会后普京神情轻松、言语乐观。
随着特朗普对俄罗斯态度的软化,美俄关系可能迎来“有限回暖”。虽然距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距离,但至少表明美国暂时不打算在俄乌问题上继续强硬。特朗普的转向很现实,俄乌问题是无底洞,美国财政状况不允许继续给乌克兰输血。特朗普一直想要拆散中俄,暂停对乌军援,积极缓和美俄关系,甚至做出不小的让步。
只要美国能从乌克兰抽身,特朗普就能集中力量把更多资源投入亚太,围堵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才是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这样才符合“美国优先”的算盘。特朗普一贯以“商人逻辑”行事,会用利益交换换取战略空间。对俄释放善意,就是为了换取时间和空间。
普京的笑容背后是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拓展。只要美俄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就能缓解经济压力,让卢布和资本市场得到喘息;增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回旋余地,不至于完全被孤立;利用美俄关系改善,继续在中东、非洲扩大影响。对普京来说,即便没有停战协议,这次会晤也算“稳赚不赔”。
关键在于,如果美俄关系进入“缓和期”,美国的注意力必然更多投向中国。特朗普的对华手段主要有两张牌:贸易牌和台湾牌。前期打“对等关税”收效甚微,特朗普甚至不得不延长关税暂停期,显然没有信心硬碰硬。另一张台湾牌是他至今不敢随便动用的“核武级选项”。当贸易手段失效,他势必更倾向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
对中国大陆而言,这意味着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岛内政治本身也在搅动,赖清德的民调下滑,党派斗争激烈,民进党急需“外部刺激”来稳住局势。在这种背景下,台当局反而可能主动挑衅,比如加码“汉光演习”、购买更多美制武器,甚至暗中推动“武力保台”的政治承诺。一旦台当局和特朗普的利益点契合,两岸局势很可能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大陆需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不能被美台动作牵着鼻子走,要保持主动节奏。继续强化在台海方向的军事威慑,保持随时可控的态势。外交与经济组合拳一方面巩固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确保“后背无忧”;另一方面用经济和舆论战削弱美国“台湾牌”的效果。对中国而言,台湾是核心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谈判的可能,更不可能让步。即便美俄缓和关系,特朗普将更多力量投入围堵中国,打台湾牌,我们也不会退让,而是会加强防范。当然特朗普也不敢在台海放手一搏,但他可能会挑唆其盟友如日本和民进党当局不断试探大陆底线。对此,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该亮剑时绝不能犹豫。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