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游客投喂猴子反被咬伤腿部 善意遭遇意外反击!景区的阳光把石阶晒得发烫,穿白裙子的姑娘蹲下去递西瓜时,发梢沾着山风卷来的槐花香。谁都没料到,那只蹲在栏杆上的猕猴会突然炸毛——后腿像装了弹簧,“咚”一声蹬在她胸口,白裙子上顿时印出两个灰黑爪印,像枚歪歪扭扭的戳。
周围静了半秒,接着惊呼和嗤笑声搅成一团。姑娘手里的西瓜“啪”地摔在地上,红瓤溅到脚踝,她踉跄着退两步,攥着被踢歪的伞柄,指节捏得发白。朋友追上来扶她,她头也没回:“没事。”可脖子根红得像被晒伤,肩膀抖得藏不住委屈。
后来刷到动图,才看清她的样子:白裙子洗得发亮,领口别着布小熊,西瓜切得方方正正,瓜籽挑得干干净净。递出去时怯生生晃了晃,声音软得像棉花糖:“要不要吃呀?”见猴子没动,又轻喊“oi”,尾音带着怕惊扰对方的上扬。
那猕猴本在栏杆上挠痒,爪子搭着膝盖像晒太阳的老头。可西瓜递到跟前,它突然弓起背,耳朵贴向脑后——这是护林员说的“炸毛预警”,姑娘不懂。下一秒,它像颗抛出去的石子,后腿蹬在她胸口,前爪抓了两把,等众人反应过来,已抱着半块西瓜蹿上松树。
姑娘站在原地,左手捏着剩下的半块瓜,右手提伞,指甲掐进伞柄花纹里。路过的游客偷瞟她,戴草帽的大叔没忍住笑出半声,又赶紧咳嗽转头,那笑声像细针扎得后颈发麻。她挺着背往前走,白裙子上的瓜瓤和爪印晃得人眼晕,像幅被泼了墨的画。
走到没人的石阶拐角,她突然蹲下,脸埋进膝盖。起初是压抑的抽气,后来成了止不住的嚎啕,肩膀抖得像风中的蒲公英。“我就是想给它吃口瓜啊……”哭到打嗝的话混着山风散开,卖水阿姨直叹气:“这闺女,没听过老话——猴崽子脾气比三伏天的炸药还烈。”
阿姨说,这片山的猕猴出了名“混不吝”。前阵有小伙子举冰棒逗它,被拽掉半件T恤;老太太想摸它的毛,手提袋被扔到山沟,降压药都找不着。“本地人见了绕着走,城里娃总把野生动物当流浪猫,以为递吃的能换亲近。”十五岁的姑娘哪懂这些。她出门前挑了最干净的裙子,对着镜子别正小熊胸针,切西瓜时一颗颗挑籽,觉得这样才够诚意。她以为毛茸茸的都温顺,像小区里总蹭裤腿的橘猫,给块饼干能跟三条街。却不知山林法则里,没有“谢谢”,只有“我想要”和“滚开”。
最戳心的是她强装的坚强。朋友问“疼不疼”,她梗着脖子说“没事”,可脸色白得像宣纸,嘴角都在抖。穿花衬衫的大哥跟同伴笑:“被猴踢了,能笑一年。”那些目光像碎玻璃碴,比胸口的疼更难捱。
她蹲在石阶上哭,手里还攥着断了根伞骨的伞,像只折翼的鸟。半块沾泥的西瓜滚在脚边,哭到抽气也没舍得扔——那是她揣在保温袋里带上来的,本想跟猴子一人一半。
有网友说“换我就拿西瓜砸回去”,可猴子比人灵活,激怒了撕扯起来,人更狼狈。就像去年南京游客拦着老人教训抢食的猴子,反被猴群围在树下,最后靠景区工作人员拿弹弓才解围。
其实姑娘哭的不是疼。是挑了半天的西瓜被糟蹋,精心打扮的裙子脏了,善意被当驴肝肺,还在众人面前丢了脸——这些加起来,够十五岁的孩子夜里翻来覆去,以后见了毛茸茸的就躲。
我们总教孩子“要善良”“要勇敢”,却少教他们“善良得看对象”“勇敢前先掂量”。就像喂猴前,该有人告诉她:“野生动物的‘友好’,可能只是没来得及咬你;你递的西瓜,在它眼里或许是挑衅。”
下山时,见姑娘的朋友帮她拍掉裙上的泥,她还在抽噎,却把断伞抱在怀里。山风卷着槐花香吹过,白裙子上的爪印被夕阳染成暖黄,倒像朵开得倔强的花。
或许多年后她会笑说这段经历,但此刻的委屈是真的——就像我们都曾有过的瞬间:捧出真心,却被狠狠踹回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