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大熊猫被虐”谣言背后利益链:利用“情绪操控”进行“流量变现”

大熊猫不该进行野化放归电击取精危害巨大大熊猫繁育机构进行‘活体实验’……近年来,一些骇人言论在大熊猫粉丝群体中流传。记者调查发现,涉大熊猫谣言背后,活跃着一些标榜为大熊猫发声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大熊猫炒作话题、煽动粉丝情绪,进而借机敛财。

近期,四川司法机关办理了多起涉大熊猫被虐待谣言案。这些谣言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

假猫粉造谣收割流量利益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近期对一起散布大熊猫虚假信息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白某某网名大辽皇后,是猫粉圈内较有影响力的一名大V。白某某最初加入各种猫粉群,表现十分活跃,待积累了一定知名度后,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搞起直播。

办案民警介绍,白某某、徐某是夫妻,他们并非真正的猫粉,只是看到网上大熊猫相关话题关注度高,为博流量才假扮起猫粉。白某某在陕西某地直播时曾私自投喂大熊猫,引来众多批评之声,随后被景区公开通报。还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她到处声称自己呼吁(保护)熊猫三年了,结果连熊猫都不认识,对着添添使劲喊美香。

为了博取粉丝信任,白某某在直播间谎称丈夫徐某是公安民警,并拿出徐某曾经使用过的值勤证件展示。实际上,徐某曾于2020年在某地短暂当过辅警。因为谎称丈夫是警察,白某某于2024年被陕西咸阳警方给予行政处罚。

据悉,白某某和徐某先后在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建有十多个群,粉丝总人数保持在3000至5000人。他们捕风捉影、添油加醋,频繁发布大量涉及大熊猫的谣言视频、开设直播,将自己包装成保护大熊猫的发声者。

法院判决书显示,白某某、徐某二人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利用大熊猫谋利等不实信息,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二人明知所散布的信息是虚假信息,但为获取直播流量收益,仍旧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转发扩散。办案机关介绍,案发后公安机关初步查明,他们通过直播获取收益3万余元、向粉丝募款14万余元,累计牟利17万余元。

利用情绪操控进行流量变现

据悉,白某某、徐某的获利方式主要有线上接受直播打赏和线下组织应援募捐两种。办案民警表示,从近期办理的这一批涉大熊猫谣言案来看,利用情绪操控进行流量变现,是这些猫粉圈大V的惯用手法,具体表现为三大特点:

——无中生有编造谣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地下室,地下室里面的液氮用于电击取精、抽骨髓、打血洞、活取下丘脑出卖熊猫获利,熊猫专家在海外有豪宅某专家已经被抓起来了……本案中的两名被告人炮制了许多诸如此类的谣言。

据警方介绍,这类案件中大V的话术,包括抹黑有关部门、保护研究中心等,诋毁诽谤相关专家及从业人员,煽动网民抵制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等。在谣言挑唆下,部分猫粉频繁对多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电话骚扰、短信谩骂、线下滋扰,还有极端猫粉不间断拨打报警电话、向政务邮箱发送海量邮件。

——移花接木博取同情。

在近期办理的涉大熊猫谣言案中,民警发现一些大V故意剪辑大熊猫跌倒、趴着不动的视频,并配上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发布。国宝被虐!令人心碎的视频曝光震惊!他们竟然对熊猫做出这种事……这类视频往往能迅速吸引大量评论、点赞和转发,逐步培养起一批死忠粉。

据悉,进入粉丝团的成员每天都要做任务,如修图、打榜、与其他熊猫粉丝团打架等。这反过来又加强了这些大V的影响力,进而将流量变现。

——不择手段制造事端。

为了炒作话题博取影响力,一些大V还时常制造事端,碰瓷相关单位。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公安局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周某长期捏造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是大熊猫七三一实验室,专门赴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门口发传单、开直播,其间两次被驱离。为了这次直播,她提前进行了周密安排,做好了被封号后随时换直播间、换账号、换平台的准备。

规范直播行为 爱需回归理性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白某某、徐某一案中,法院审理认为,二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判决被告人白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二人当庭表示服判,不再上诉。该判决已于7月12日生效。

四川省公安厅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网络上活跃的大熊猫粉丝数量逐年增加,年龄覆盖10岁至80岁。大多数猫粉客观理性、尊重科学,但有的猫粉缺乏理性认识,易被谣言带节奏。

大熊猫作为国宝,容易激发公众情绪,但如果这种爱变得盲目、极端,就会变成伤害。办案民警表示,办案中发现,不少猫粉把大熊猫作为拟人化的对象投射情感,并不愿意真正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也对国际合作等问题缺乏认知,情绪容易被带偏。

警方提示,猫粉应通过权威官方途径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科学常识。大熊猫饲养和科研属于专业领域,偏听偏信可能沦为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的帮凶。

系列谣言的蔓延还暴露出网络直播平台对发布内容缺乏实质性审核的问题。以弹幕发言为例,平台对侮辱性词汇能有效监管,但用谐音字、拼音字、图形来代替不当词汇的,难以及时有效处置。一位业内人士说。

四川智慧社会智能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竹认为,随着AI技术等的发展,近年来直播行业生态快速迭代,颁布于2016年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需要与时俱进。建议进一步完善网络直播领域立法并加强执法,压实平台责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0004.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28日 下午5:53
下一篇 2025年7月28日 下午5:53

相关推荐

  • 男子花155万买迈巴赫S480跑滴滴:接单看重质量而非单量

    近期,北京一男子花155万买迈巴赫S480跑网约车,引起不少网友关注,袁先生也会将跑车日常分享到社交媒体,因此也收获了不少粉丝。 4月15日,记者采访当事人袁先生:车是贷款买的,除去车贷每月还有近万元收入。之前做了6年网约车司机,首付款里自己攒了50多万。谈起自己的工作日常,袁先生说:每天睡到自然醒,接单看重质量而非单量,有时跑一单价格就有5000多元,平均…

    2025年4月16日
    7400
  • 中国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地震救灾援助

    3月2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缅甸发生强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首支救援队已于3月29日抵达仰光,将及时奔赴灾区开展现场救助。 此前,云南省地方救援队已第一时间抵达仰光。中国政府…

    2025年3月30日
    4700
  • 小伙靠书法帮父母还清2000万巨债:拓展书法自媒体,搞书法文创

    90后小伙陈曌自幼学习书法,大学毕业后办书法班创业。期间,父母工厂破产欠债2000万。为还债,他把书法班开到外国,并拓展书法自媒体,搞书法文创,7年下来,终于还清了家中债款。 综合长江日报

    2025年3月27日
    5000
  • 音乐剧 《无法访问》 刺破网暴现象 直面社会话题

    在华语音乐剧市场被IP改编与流量狂欢裹挟的当下,原创音乐剧《无法访问》却选择以深刻严肃的社会议题破局,如同黑暗剧场中突然亮起的追光灯,照亮被遮蔽的残酷现实。近日,由西戏出品、樊冲导演、徒有琴作曲、季小岚作词的国内首部以网络暴力为题材的原创音乐剧《无法访问》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不仅对音乐剧主题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更对社会病症采取了一次精准解剖。 《无法访问》…

    2025年6月23日
    2700
  • “燃油宝”真能让一箱油顶一箱半用吗?专家建议

    能清除汽车积碳、能让汽车尾气排放更符合环保标准,还能让一箱油跑出一箱半油的效果…… 近日,很多燃油车主发现,有些加油站会售卖一种叫燃油宝的产品。在宣传中,这个产品功能非常多。这种省油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燃油宝的功效又是什么? 北京石油学会专家中石化成品油应用与汽服产品开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扬分析,燃油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是聚醚胺、聚异…

    2025年7月23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