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7日,陕西西安一个普通家庭遭遇了巨大变故,两岁八个月的男孩毛寅突然失踪。那天,毛振平从幼儿园接儿子回家,途中孩子要喝水,水杯空了,毛振平便进朋友开的酒店借水,把孩子放在大厅沙发上,几分钟后孩子就不见了。警方认定这是拐卖案,拐卖分子趁机将孩子抱走卖到外地。毛寅小名嘉嘉,出生于1986年2月23日,长得白白胖胖,脑后有个小旋儿,这些特征后来在寻人启事中反复提到。李静芝和毛振平夫妻俩都是上班族,儿子是他们的心头肉,这一丢就是32年。
当时李静芝在外地出差,接到电话后整个人都懵了,赶紧赶回家开始四处寻找。她拉着丈夫满街贴启事,问邻居,跑酒店查监控,但那个年代摄像头少,线索极其有限。警方立案调查,走访周边群众,去火车站查可疑人员,还跨省追查到安徽、山东、山西等地,但拐卖链条复杂,拐卖者藏得深,几年下来进展不大。夫妻俩起初齐心协力,印了成千上万份启事,分发到全国各地,李静芝辞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寻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找不到孩子,家里气氛越来越沉重,夫妻间开始争吵。毛振平觉得生活得往前走,李静芝却放不下,两人关系裂痕越来越大,最终在1990年代初离婚。离婚后,毛振平重组家庭,而李静芝一个人继续找儿子,她不找新伴侣,觉得儿子是她活着的唯一动力。
李静芝从陕西起步,逐步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份。她坐火车、汽车,长途跋涉,去偏远乡村核实线索。有时听说哪里有流浪小孩,她立刻动身,带上照片比对,结果常常是空欢喜一场。过程中,她遇到不少骗子,有人打电话说知道孩子下落,要钱才给线索,她汇过去钱,对方却消失无踪。还有些拐卖中介明里暗里阻挠,警方破案时发现这些人是惯犯,专盯弱势家庭下手。李静芝不气馁,开始联系其他失子家庭,大家互相交换信息,抱团取暖。2007年,她加入“宝贝回家”志愿者组织,这个组织由张宝艳创办,专门帮助被拐儿童回家。李静芝在里面当骨干,组织家长互助小组,教大家如何使用DNA比对,如何上网发帖求助。她自己邮寄了10多万份启事,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在这32年里,李静芝帮29个家庭找回了孩子。她不仅寻找自己的儿子,还帮助别人核实线索,上门采血做鉴定。有些孩子被拐到农村,养父母买来当劳动力,她去劝说,协调警方介入,确保孩子平安回家。这些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拐卖的危害,许多孩子从小受苦,身份不明,长大后心理有阴影。拐卖者多是求财心切的人贩子,不顾别人家庭破碎,只为那点钱,把孩子当作货物倒手。
时间来到2010年代,科技帮了大忙。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李静芝早早录入了自己和前夫的样本。警方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模拟毛寅成年后的样子,发布在网上进行比对。毛寅被拐后,卖到陕西另一个地方,养父母给他改名顾宁宁,对他还算不错,当亲生儿子抚养。他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养父母知道他来路不正,但没有告诉他,可能是怕事情闹大。2020年4月底,警方DNA比对成功,确认顾宁宁就是毛寅。5月18日,在西安市公安局认亲现场,李静芝和毛振平见到儿子。毛寅34岁,是一名普通上班族,家庭稳定。他一见生母就说早就在电视上见过她,那时候看《等着我》节目,被寻子故事感动,觉得那小孩照片有点眼熟,但没想到是自己。
重逢那天,全家都激动不已,李静芝给儿子看了小时候的照片,毛寅给父母带了礼物,银手镯和戒指。警方主持仪式,确认身份后,大家合影留念。这事儿传开后,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李静芝成了“打拐妈妈”的代表。她寻子成功,靠的是坚持和警方的努力。虽然拐卖者至今未被抓到,但警方表示案子时效长,证据难找,但他们不会放弃,继续追查类似团伙。重逢后,毛寅两边跑,陪生父母聊天,也照顾养母。养父母年纪大了,他考虑接他们到西安住。李静芝继续做志愿者,帮助更多家庭,她说找回儿子是第30个,之前29个是别人家的,现在轮到自己了。
这个故事让人深思,拐卖儿童不仅毁了一个家庭,还影响了整个社会。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上万起拐卖案,虽然现在打击力度加大,但遗留问题依然很多。像李静芝这样的家长,很多人找了几十年却没有结果,身体垮了,精神也受到折磨。她在寻子路上吃住不成样,省吃俭用,只为多跑几个地方。离婚后,她一个人住小屋,靠养老金和捐助过日子,没什么享受。毛振平离婚后有了新家庭,但也一直惦记着儿子,重逢时他也来了,表达愧疚。儿子毛寅适应得快,他说小时候没记忆,但现在知道真相,打算多孝顺两边老人。
从这个案子可以看出,打拐需要全社会参与。家长需提高警惕,别让孩子单独待着,尤其是公共场合。警方推动DNA库建设,现在全国覆盖率高,许多老案子得以翻盘。志愿者组织如“宝贝回家”,注册会员几十万,大家上网发帖,线下采血,帮助无数家庭。李静芝在组织里分享经验,教新人如何避开骗局,如何与警方配合。她还去学校讲座,告诉年轻人防范意识的重要性。拐卖分子多是农村闲散人员或团伙,他们抓小孩卖钱,价格几千到几万不等,买主多是无后家庭,但这违法,害人害己。
到2025年,这事儿已经过去5年了,李静芝仍然活跃在打拐一线,组织活动,帮助新案件。警方破获了更多团伙,救出上千孩子。社会关注度高,明星捐款支持志愿者。预防胜于治疗,加强户籍管理,严查中介,就能减少悲剧。生活中多帮人一把,像李静芝那样积德行善,总有回报。她的坚持感染了许多人,寻子家长群越来越大,大家互相支持,不再孤单。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