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东北大学6名大三学生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尽管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并全力施救,但6名学生仍被确认死亡,另有1名带队老师受伤。事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调查组,对事件进行提级调查。
据央视报道,7月23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突然脱落,导致学生坠入浮选槽。浮选槽内含有矿浆和化学药剂,具有高度危险性,一旦坠入,极易造成溺水甚至窒息。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公安、消防、医疗等多部门联合救援,最终将6名学生救出,但遗憾的是,他们未能生还。
事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自治区政府正在履行相关程序,将成立调查组,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此次调查不仅涉及企业安全管理责任,还涉及学校组织管理、学生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调查组将重点查明格栅板为何会在短时间内脱落,是否存在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以及企业在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是否存在漏洞。
与此同时,涉事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已删除多篇宣传安全生产和企业形象的文章,包括《生产经营|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等,显示出企业对此次事件的敏感态度。此外,有知情人士透露,涉事矿厂已暂停生产,正在全力配合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此次事故也反映出暑期社会实践和企业参观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据一名遇难学生的同学介绍,该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每年都会组织类似的参观实习,但此次事故的发生令人震惊。该学生表示,浮选槽内矿浆密度高、流动性强,一旦坠入,几乎没有生还可能。此外,他还提到,浮选槽上方的格栅板并非设计为承重结构,若多人同时站立,极易发生断裂。
针对此次事故,有评论指出,暑期研学活动本应是学生探索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却因安全措施不到位而酿成悲剧。文章强调,从企业安全资质审核、防护装备配备、危险区域警示标志设置到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目前,6名遇难学生的遗体已送往内蒙古满洲里市某殡仪馆,家属尚未到达现场。学校方面表示,校领导和相关老师已前往现场对接处理善后事宜,并承诺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此外,有学生表示,此次事故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不能盲目追求体验而忽视潜在风险。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了校园安全和企业安全管理的警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调查组,不仅是对逝者家属的回应,更是对全社会安全意识的警示。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危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安全制度,确保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的安全保障。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