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

全世界有3000多种不同的蚊子。有一句话说:“蚊子,人类毕生之敌。”

只要有一只蚊子,足以让人长夜难眠。

回忆往事,相信很多人对蚊子深恶痛绝。那时候条件差,夏日夜晚,一边饱受酷暑折磨,一边频遭蚊子袭扰,简直令人崩溃。

人们与蚊子“战斗”,也就留下了许多故事。

对于人类,最为致命的动物是哪一种?

据每年致人死亡的数据统计显示,位于“生物杀手”榜首的,是只有几毫米长的蚊子。没错,蚊子要远比狮子更为凶险!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据统计,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如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就连近期广东持续发展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也是蚊子传播病原体导致。

截至7月21日,广东省佛山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8例,均为轻症。仅21日一天,广东顺德区就新增确诊病例313例。

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

为何说蚊子是动物界“头号杀手”?

蚊子最“钟爱”哪类人?

如何预防蚊媒类疾病?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蚊子的“前世今生”。

早在恐龙时期

蚊子就已经存在

202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也就是说,蚊子的演化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期。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图为雄蚊化石标本(左为琥珀中的远古蚊子标本,右为琥珀薄片)。

在漫长的时间里,蚊子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形态,包括35个属、3600余种,可以适应沼泽、森林、沙漠、北极地区和城市等多种环境。

中国目前已发现370余种蚊子,其中按蚊(疟蚊)、库蚊、伊蚊是最常见的三个属。

边吸边“吐”

携带病原体四处传播

蚊子产卵需要血液,因此,目前只有雌性蚊子会吸血。一些病原体正是借助蚊子吸血这一过程实现传播。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图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整体过程大致可概括为:蚊子从一个宿主那里吸食了相关病原体,在自身体内尤其是唾液腺大量复制,等到吸食下一个宿主的时候,蚊子的口器会像针管一样,往血管里释放促进血液流动加快的化学物质,顺便将病原体留下。

由于蚊子不仅吸血,还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者,一度被认为是“人类最想灭绝的生物种类”之一。

平均每天杀死1227人

被低估的“致命杀手”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图源:生命时报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黄热病

祸首伊蚊

叮人又痛又痒的花蚊子—伊蚊,是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黄热病的元凶。伊蚊通常在早上和黄昏出没,食量大,吸血时间长,叮咬的大包异常痒痛。

乙脑的帮凶–库蚊

库蚊俗称家蚊,喜欢在大晚上叮人吸血(晚上在你耳边嗡嗡嗡的一般就是库蚊)。人类和动物都是它的吸血对象,它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疟疾传播者–按蚊

按蚊又被人称为疟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人类被携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体内就可能被其传播了此类寄生虫,最终染上疟疾!

疟疾是蚊子传播的80多种疾病中“杀人”最多的一种。在非洲,每10~15秒就有一个孩子因疟疾失去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数据显示,每年约44.8万人死于各种蚊媒传染病,相当于蚊子平均每天杀死1227人。这个数字,远超过其他诸如蛇、猫狗(狂犬病)、老虎、鳄鱼、鲨鱼等动物的致死人数。

因此,别看蚊子体型不大,它是货真价实的动物界“头号人类杀手”。

人类VS蚊子

斩不尽灭不绝

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多次暴发由蚊子导致的大规模疫情,助推了科学家们对蚊媒传染病的认识和研究,“人蚊大战”从未停止。

  • 1883年,巴拿马运河正式动工开凿,但恶劣的热带环境成为蚊子的天堂,工程遭遇疟疾和黄热病的毁灭性打击,10年内累计死亡2.2万多人。20世纪初,美国人在巴拿马运河开展大规模灭蚊行动,通过排水、油封孳生地、普及纱窗纱门、捕杀成蚊等措施控制疫情。

  • 1897年8月20日,英国微生物学家、医生罗纳德·罗斯在实验室里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随后他指出了一条避免感染疟疾的有效方法:远离蚊子叮咬。

因此,人们将每年的8月20日定为“世界蚊子日”,以此来提高公众对疟疾以及其他蚊子传播疾病的意识。

  • 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赫尔曼·穆勒‌发现了DDT(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杀死包括蚊子在内的各种昆虫。DDT等化学药剂大规模使用,让1940-1960年代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75%‌。

步入现代社会,许多国家从蚊子基因入手,希望培育出无法繁殖后代的转基因蚊子。

  • 2019年,中国科学家研究出失去生育能力的雄性白纹伊蚊,经农业部批准,向广州的两个岛屿释放了2亿只雄蚊,开展“以蚊治蚊”的开放式田间试验。

两年后,释放蚊子的试验点相比对照地点,野生蚊子数量锐减90%左右。

遗憾的是,由于自然环境里的野生蚊子数量太多,这项技术目前难以大规模推广。

对大众而言,防治蚊媒传染病还是要从科学灭蚊、减少蚊虫叮咬做起。

满足这3个特征

最容易被蚊子盯上

二氧化碳呼出多的人

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团状气流,当蚊子通过触角和足部感觉毛捕捉到比空气浓度更高的二氧化碳时,就会被吸引过来。

新陈代谢旺盛的人群,如孕妇、儿童、运动者释放的二氧化碳更多,相当于向蚊子发送了精准定位。

爱出汗的人

人体皮肤上存在各种细菌,当汗液与其接触后,细菌会分解汗液中的氨基酸,产生有酸臭味的化合物,对蚊子特别有吸引力。

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的视力很差,而深色衣物在蚊子眼中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反差,成为显眼的“靶心”。因此,爱穿深色衣物的人就成了蚊子的“盘中餐”。

另外,有传言说蚊子更喜欢O型血的人,是错误的。

防蚊灭蚊

做好这几步

暑期高温多雨、人员流动增加,蚊媒传染病风险也随之增加。防蚊灭蚊是防控蚊媒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根本措施

外出加强个人防护

穿衣“武装”: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护盾”: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避免“高危地”: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每周进行环境清理

牢记⚠️

无积水就无蚊虫!建议每周用10分钟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尤其是在台风天、下雨后,重点关注容易积水的器皿和角落。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蚊子位于“生物杀手”榜首

图源:禅城发布

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小小蚊虫害处多

科学防治是关键

若在蚊虫叮咬后

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

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以防延误病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9374.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24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5年7月24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 普京:俄准备支持伊朗发展和平核能 国际原子能机构未发现证据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没有掌握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的信息。普京强调,伊朗有权将核技术用于和平目的。俄罗斯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包括伊朗获取此类武器,并准备支持伊朗发展和平核能。普京还提到,俄方已多次告知以色列,没有证据表明伊朗意图获得核武器。 本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针对伊朗的决议,认定伊…

    2025年6月21日
    1200
  • 伊以冲突持续 特朗普警告:别打美国;局势紧张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伊朗所受袭击与美国无关,并警告伊朗不要攻击美国。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与14日晚针对伊朗的袭击没有关系。如果伊朗以任何形式对美国发起攻击,美国武装力量将全力反击,其强度将是前所未有的。他还提到,可以在伊朗和以色列之间达成协议,从而结束这场冲突。 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位于德黑兰的伊朗国防部总部遭到以色列袭击,一栋办公楼受损。以色列军…

    2025年6月16日
    1700
  • 内塔尼亚胡感谢特朗普:决定改变历史 中东局势骤然升级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感谢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称特朗普针对伊朗核设施的“大胆决定”将改变历史。 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特朗普“大胆决定”打击三个核设施,“将改变历史”。 他表示,“美国做到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做到的事。”“历史将铭记,特朗普采取行动。” 央视新闻援引伊朗媒体22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称美国必须等待严厉的惩罚,并表示将打…

    2025年6月22日
    1500
  • 专家谈毒蛇咬伤牙痕 海南蛇伤事件频发

    6月3日,三亚市卫健委发布情况通报称,6月2日,一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经两家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死者家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死者疑似被蛇咬伤。 随着夏天来临,被蛇咬伤事件受到关注。海南有多少种蛇?被蛇咬伤如何处理? 健康报社海南记者站站长刘泽林长期关注蛇伤救治问题。他表示,据粗略估计,我国每年蛇咬伤病例达数百万,毒蛇咬伤为10万-30万人,70%以上是…

    2025年6月10日
    1500
  • 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高温 全球多地高温频现

    今年北半球入夏以来,多国遭遇极端高温侵袭,中暑病例激增、农作物减产、森林火灾频发。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威胁人类健康与社会运转。专家警告,极端天气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人类必须加快适应步伐。 西班牙连日来遭遇强热浪侵袭,高温导致各地森林火灾风险上升。该国东北部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列伊达近日发生森林火灾。克罗地亚近来频频遭遇高温天气,主要城市最高气温普遍在3…

    2025年7月16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