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份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从GDP增速来看,在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份中,22个省份超过或与全国5.3%的平均线持平,7个省份未能跑赢全国大盘。
湖北GDP增速达到6.2%,在已公布数据省份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西藏(7.2%)和甘肃(6.3%)。湖北总量达到29642.61亿元,与河南的差距从去年同期近4000亿元缩小至2000亿元左右,对其“中部第一省”的地位形成挑战。山西上半年GDP增速仅3.8%,在已公布数据省份中排名垫底。广东GDP增速也不及年初设定的预期目标(增长5%左右),同比增速仅4.2%,“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中,除上海和海南外,其他省份均已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西藏经济增速在上半年位列第一,达到7.2%。西藏半年1382亿元的GDP相当于一个中等地级市的经济体量。西藏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林芝举行,工程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未来一段时间,这项超级工程将再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甘肃上半年GDP为6468.8亿元,同比增长6.3%,居全国第二。工业表现尤其突出,上半年甘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重点产品产量方面,黄金、铅、精炼铜、镍、铁合金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9.9%、89.2%、23.9%、13.9%、8.9%。相比之下,山西上半年GDP为11463.7亿元,同比增长3.8%,排名垫底。外贸是山西的一大“失分项”,上半年山西进出口同比下降20.8%,在中部、全国均为倒数第一。此外,山西投资表现较为乏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
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省份中,广东上半年GDP增速仅为4.2%,同样排名全国倒数。而湖北表现亮眼,其GDP增速达到6.2%,仅次于西藏和甘肃,位列全国第三。今年上半年,各省份GDP排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四川和河南。虽然四川2024全年GDP已经反超了河南,但去年上半年仍是河南领先。而今年上半年,四川已经超过河南,但差距并不大,只有200多亿元,全年谁将领先仍有悬念。辽宁和云南的位次也互换。去年上半年,云南的GDP更高,而今年上半年则是辽宁更高。不过,两个省份的经济增速都低于全国水平。
湖北上半年GDP增速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实现“大省领先、中部领跑”。这也是湖北最近三年最好的表现。2024年上半年湖北GDP增速为5.8%,2023年上半年为5.6%。湖北发布称,湖北GDP走出了一条“经济加速回升、疫后加快重振的优美曲线”。从GDP增量来看,湖北上半年增加约2300亿元。而同样位于中部且经济体量接近的河南,上半年GDP增速5.7%,但GDP增量只有452亿元。这直接导致湖北与河南的GDP差距急剧缩小。2023年上半年,两者差距为5067亿元,2024年上半年差距为3885亿元,今年上半年大幅缩小至2041亿元。
实际上,放到全年来看,也是同样的趋势,并且已经持续多年。2019年,河南GDP领先湖北8431亿元,而2024年只领先3577亿元。河南长期是中部经济第一省,随着最近几年湖北的追赶,坊间有不少关于湖北何时超过河南的讨论。湖北各方面都在追赶河南,比如外贸。此前河南是中部外贸第一大省,富士康及其代工的手机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但随着产能转移风险和市场收缩压力加剧,河南外贸有所下滑。与此同时,湖北则在快速上涨。今年上半年,湖北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8.4%,与河南的差距缩小至100亿元左右,全国排名也显著提升。
再比如物流,上半年,湖北快递业务量、公路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4.1%、12.5%、13.1%、53.4%。鄂州花湖机场货运也已经超过新郑机场,而新郑机场此前一度是中部货运第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认为,湖北地理位置优越,但此前枢纽建设和交通配套比较滞后,导致区位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近年短板被补齐,湖北作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势能迅速放大。这些货流的变化,也反映出当地经济结构变化,其高新技术产业势头正盛。官方信息显示,上半年,湖北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特别是电子元件、锂电池等产业增长较快。汽车是湖北的支柱产业,以东风为代表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起湖北万亿级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但由于向新能源转型不及时,湖北汽车产量不断下滑。而现在,当地汽车业正在回升。上半年,湖北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5月、6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消费和投资同样没有落下风,上半年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7个百分点;社零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9个百分点。
正在“狂飙”的湖北,与河南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该趋势持续,湖北成为中部第一省不无可能。与湖北的“优美曲线”不同,广东则是波动前行。上半年,广东GDP增速仅为4.2%,落后于全国1.1个百分点,在已公布数据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山西及青海。实际上,去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增速也不高,仅为3.9%,同样比全国水平低1.1个百分点。再往前,2023年上半年,广东GDP增速比全国低0.5个百分点。冲击广东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房地产下行。尽管房地产深度调整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广东集中了较多头部企业,庞大的家具、家居、建材、家电产业链对地产依赖性更高,受到的拖累更明显。今年上半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6%,相较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2%,降幅仍在扩大,这也拖累广东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是降幅最大的省份。这在广州和佛山两座重点城市表现尤为明显。两地目前暂未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从1—5月数据来看,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7%;佛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7.6%。2024年,佛山GDP增速为1.3%,广州为2.1%,在全国GDP万亿城市分列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今年一季度,佛山GDP同比增长2.3%,广州为3%,在GDP万亿城市中仍是倒数第一和第二。两座城市GDP占广东整体经济规模约三成,广州和佛山经济下行,对广东省整体影响不言而喻。此外,上半年广东出口表现也拖累经济增长。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受外部环境影响首当其冲。今年上半年,广东进出口增速4.0%,低于江苏(5.2%)、浙江(6.6%)及山东(6.8%)等沿海外贸大省。其中出口增速仅1.1%,同期江苏为9.4%、浙江为9.1%、山东为6.0%。瞄准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广东还要加把劲。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