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诈骗案件。一名女子在与前男友分手后,因舍不得共同饲养的宠物狗,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寻求帮助,结果遭遇了精心策划的骗局,最终被骗走了60余万元。
案件中的受害者沈女士与前男友分手后,情绪低落,为了找回曾经陪伴自己和前男友的宠物狗,她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多条帖子,一边吐槽前男友,一边表达出想要买回小狗的意愿。然而,这些帖子很快吸引了骗子黄某的注意。黄某利用沈女士的情感脆弱,假冒正义之士,谎称自己能够帮助她惩治前男友,并承诺可以帮她要回小狗。
为了进一步获取沈女士的信任,黄某还使用了三个不同的微信号,分别扮演前男友老同学、买狗人等角色,以各种理由向沈女士索要钱财。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黄某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合同等方式,逐步骗取了沈女士60余万元。然而,当钱款到账后,小狗却迟迟没有买回来,沈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在发现被骗后,沈女士立即联系了前男友本人对质,最终确认了黄某的诈骗行为。随后,她向警方报案,并提供了大量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使得案件得以迅速侦破。静安区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认定黄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并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指出,此类诈骗案件往往利用了受害者的情感弱点,通过制造正义感和复仇情节来诱导受害者上当。同时,法官也提醒公众,在网络上发布个人信息时要格外谨慎,避免泄露隐私,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此外,检察官还强调,类似案件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涉及宠物、婚姻、情感等敏感话题时,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因此,公众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解决,避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
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诈骗手段的多样性,也再次提醒广大网友,在网络世界中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