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暂停哈佛大学招收新国际学生的资格,并要求已经入学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美国留学生的合法身份。美联社评论称,这一动向标志着美国政府与这所常春藤盟校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
据彭博社报道,哈佛大学随后向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举措侵犯了其被《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权利。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谴责这一非法且毫无依据的行为,并指出这一决定危及数千名哈佛学生和学者的未来,向全美高校中众多来美求学、追寻梦想的学生发出了危险信号。
正在哈佛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们形容他们当前的心情为愤怒、迷茫、紧张、伤心、不知所措。许多哈佛新生或将面临无法顺利入学的风险,而已经在美的国际留学生则面临可能失去合法身份的危机,暂时无法乘坐飞机、外出工作或离境。一名在哈佛的国际学生表示,国际学生成为了“被绑架的人质”。
一名正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中国学者表示,面对国土安全部突如其来的政令,很多留学生和国际学者感到困惑、迷茫和不知所措,尚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目前周围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学生考虑转学的情况,但更大的担忧集中在新学年是否还能返回美国,尤其是对已离境的外国学生来说,入境问题恐怕会十分棘手。
这名中国学者认为,由于国土安全部政策的执行对象主要是学校,而非学生本人,接下来事态将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反应。一些其他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表示,如果哈佛的国际学生遇到困难需要转学,他们将提供帮助,但许多建议还很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和方案,整体氛围仍十分混乱。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毛克疾正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他表示,哈佛目前已通过学生事务办公室发出通知,建议尚未入境美国的学生暂缓行程,已经在美的则建议留在学校周边区域,不要外出工作,以避免因签证政策变化带来法律风险。哈佛校内的舆论普遍支持学校立场,反对美国政府打压。
德恒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负责人朱可亮表示,美国政府这种粗暴做法没有给哈佛时间和机会进行申辩,涉嫌违反联邦的《行政程序法》。他认为,哈佛大学提起诉讼,能成功申请到法庭禁止令叫停政府相关做法的可能性大于50%,面临身份被取消的国际留学生可以先等待大学的起诉,当然也可自行起诉。
不过,由于尚不清楚法律程序会推进得多快,哈佛的国际学生仍面临许多法律上的苦恼和焦虑。有法律界人士建议哈佛留学生暂时不要离开美国,也不要乘坐飞机。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22日当天,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联邦地区法官杰弗里·怀特批准了一项临时禁止令,保护那些在今年早些时候签证被无明确理由撤销的数千名国际学生。裁定称,政府的做法造成了混乱,并“很可能超越了他们的权限”,大规模撤销学生身份的做法缺乏正当依据。该命令适用于所有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的人。
毛克疾认为,美国政府针对哈佛的一系列举动,更像是一种“反精英”的政治姿态,其对象是美国传统精英阶层代表的机构和理念。这些举动虽然也许能为他赢得基本盘的“喝彩”,但却是以牺牲美国高校声誉乃至美国国家“软实力”为代价的。
另一名中国访问学者表示,即便相关政策未来被推翻,它的短期影响也已经显现。比如,许多国际学者将不敢轻易离境。他举例称,自己就曾取消过一个国际会议的参会行程,即使理论上自己的签证不会受到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在美国的学术界,很多人都开始考虑去加拿大工作,因为许多人对美国的科研环境感到悲观。
这名中国学者认为,美国高校曾凭借丰厚的科研资金和国际化环境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但现在这些优势正在快速流失:科研经费遭到压缩,尤其是那些与当前政府政策立场不符的研究项目更被直接卡住,哈佛等大学更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许多教授甚至捐出部分薪水支持学校度过难关。人们担心,还会有更糟的情况发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