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钟南山还不觉得自己老了 一生追求无愧于心。8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人的一生,总要留下点什么》。他提到面对生命和生死问题时不能含糊,压力主要来自患者的生命。面对质疑,他只想把患者救活,这是他最大的追求。
钟南山认为未来十年医学将迎来巨大变革,人工智能将在健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谁不抓住这个机会,几年后就会落后。
钟南山出生在“卢沟桥事变”前一年,父母给他取名“南山”,希望他像大山一样经历风雨仍能屹立。两岁时,日本飞机轰炸南京,他被埋在废墟中,幸亏外婆及时将他救出。后来一家人逃到贵阳,生活艰苦,但最终熬过了战争时期。
1946年,全家搬到广州。父亲是医院院长,母亲是护士长。父亲在家做实验,养了许多小白鼠,钟南山从小耳濡目染,觉得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高中时,他在运动会上打破省纪录,曾有机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他最终选择了学医。
钟南山与妻子李少芬的结缘也与体育有关。他们相恋八年,直到1963年底新兴力量运动会夺冠后才结婚。1971年,钟南山回到广州工作,父亲提醒他已35岁,他决心追赶失去的时间。在急诊室工作期间,他掌握了常见急诊患者的诊治方法,并参与了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这项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
43岁时,钟南山获得公派留学机会,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院进行研究。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改变了导师对他的看法。留学期间,他学会了扎实的基本功,这对他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
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时,钟南山始终坚持科学依据,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他认为,医护人员应学会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本专业中,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医学人文和医患沟通。如今,他已经九十岁,依然保持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每天坚持工作和锻炼。他希望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好的平台,为社会带来价值和进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