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两三年之后,吴根存的儿子吴志勇带着“阿大葱油饼”回归大众视野。4月25日,门店在上海石门二路65号正式开业,随后迎来不少关注和讨论。在众多称赞和好评声中,吴志勇也受到不少质疑,有食客认为10元一个饼定价偏贵,也有人质疑重新开店是在售卖情怀。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南昌路与茂名南路街角的一排老房子里,“阿大”吴根存和家人住在二楼,一楼是维持家中生计的葱油饼摊。2010年世博会期间,“阿大葱油饼”店前排队的人群长龙不断,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网红小吃。小摊几经辗转,从南昌路的菜场转入茂名南路的弄堂,在政府和网络订餐平台的支持下,又在永嘉路开店。2022年3月之后,永嘉路门店几乎不再营业。
本次开店已近一个月,店面近况如何?客流量是否稳定?食客对葱油饼的口味是否满意?
吴志勇从小学开始就记得父亲早出晚归做葱油饼的情景,小摊就开在他家楼下。爸爸身上总会有很浓郁的葱油味道,有时他身上也有这种味道,一度让他在学校有些尴尬。长大后,他逐渐感受到了父亲这个工作的乐趣。大学时,父亲参与了好几档节目的录制,没想到父亲做葱油饼能受到这么多关注和称赞,这让他感到骄傲。
亲戚和邻居有时会说,他的生活费、学费都是父亲一个饼一个饼拍出来的,这让吴志勇感慨万千。现在他自己开店了,更能体会到父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多么辛苦、难得,现在轮到他去扛起这个担子了。
吴志勇第一次参与制作葱油饼是在高中时期,他帮爸爸切葱花但不太会用菜刀,没切几刀就伤到了大拇指,现在手上还有一道疤。读大学之后,他每周都会抽时间在爸爸的店里帮忙,从和面学起,到搅拌油酥、包饼、煎饼、烘饼,最大的感受就是累,真的很辛苦。
吴志勇完全没想到“阿大葱油饼”重新开业会受到这么多关注。有很多父亲当年的老食客听闻“阿大葱油饼”重新开业,第一时间就赶过来品尝,甚至有坐轮椅来的98岁客人,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认可。现在开店近一个月了,客流量比最初少了一些,逐渐趋于稳定,但也超出他开店前的预期了。
开心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在店铺管理上精益求精,也要考虑员工的休息,目前他给店员们分了两班,他们两班倒,而他自己只要有时间就在店里忙活。
开店前吴志勇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准备,也和家人商量了很久。起初父亲有些担心他吃不了苦,但他心里也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品牌延续下去。家人的鼓励对他来说很重要,让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店里。筹备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寻找铺子,在上海市中心找到一家可以排油烟、做热食的店铺很难,最后机缘巧合将店面定在了石门二路。
有网友质疑10元一个葱油饼价格偏高,吴志勇表示,在他父亲2022年3月份关店之前,定价就是10元一个。他们制作的每一个葱油饼用的都是中粮的大豆油、五得利面粉,包饼的时候还会放一坨板油,保证出品葱多饼脆、用料扎实。再加上他们在上海市中心的房租、用人成本,10元一个的价格并不算高。
吴志勇在社交平台记录了这几年的经历,被裁员过、生过病、家里还迎来了新生命,这些经历让他更能沉下心来。踏实守店,要对每一张饼负责;更虚心了,网上的好评差评,他都接受。
开店以来,好评和称赞声不少,也有很多质疑。有顾客觉得现在的饼都是电锅烙出来的,不如传统明火制作的好吃,这一点他们也很无奈,因为店面不允许使用明火,只能在这方面妥协。还有朋友提出买到的饼比较硬这个问题,有可能是他们在煎盘上一次煎了太多的饼,来不及翻面导致火候过了,确实容易烧焦、变硬,他们正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品控不好的饼坚决不会售卖。
“阿大葱油饼”确实是不少人关于上海的城市记忆,重新开业后,新闻媒体的报道也让他们这家新店有了“网红效应”。但吴志勇心里清楚,情怀是锦上添花,不能长久地支撑店铺,他要做的是保持长期品质,保持老味道,让顾客吃得好再来。开店前一周,他父亲在店里亲自培训了所有的员工。每天结束营业后,他们都会复盘开会,针对收到的顾客反馈,寻找优化和进步的可能。
吴志勇希望“阿大葱油饼”可以从他这代开始代代相传,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字号”,有持续的吸引力。他相信,最困难的时候他父亲已经度过了,之后即使再遇到困难,他也会坚守下去。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