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降温转折来了吗 金价上演“高台跳水”。当市场还沉浸在黄金天天“坐火箭”的迷梦时,近日的金价却上演了一出“高台跳水”的戏码。以现货黄金为例,之前最疯狂的时候一度拉到近3500美元/盎司,而昨日已跌破3160美元/盎司,一度跌至3120美元下方,日内跌幅接近2%。从今年的高点算起,金价跌幅已达10%左右。
虽然这相当于股票的一个跌停板,但对于商品而言,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跌幅,可以称为“崩盘”。沪金日内更是一度大跌近4%。如果将近期黄金跌势的K线图拉出来,便是一幅身临其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跌落九天的都是真金白银。
伴随着金价的回调,国内品牌金饰单克价格已集体回落至千元以下。例如,周生生足金饰品标价975元/克,较前一日992元/克的价格下跌17元/克;周大福、六福珠宝金价为976元/克,老庙黄金为972元/克。距离“金饰涨破千元”上热搜仅过去8天时间。
尽管金价出现剧烈调整,但一些机构依然坚定看多。高盛维持年底3700美元/盎司的目标价,“债王”冈拉克预测金价有望再涨20%至4000美元/盎司。绿光资本创始人兼总裁大卫·艾因霍恩也表示,认为黄金还有更多上行空间。美国银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师团队预计,金价在今年下半年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大佬们看多黄金的原因或许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不可忽视:他们手中的资金比普通人多得多,这点调整不会放在心上。对于高位入场的普通投资者,面对如此调整难免五味杂陈。有人买了一个手镯,近半个月价值缩水2000多元,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自己“亏麻了”。
对于全款买黄金的人,大跌已经造成巨大心理负担。而对于贷款加杠杆炒金的人来说,现在面临的不仅是心理负担,还有真金白银的损失。有人分享了自己的贷款80万元买黄金的经历,成本价高达830元,现在感到非常心慌。如果所述为真,从持仓价格的830元到现在的740元左右,不算贷款利息和回收差价,80万元投资的损失在7万多元,不到8万元的样子,一下就损失了1/10。
最近黄金的大跌究竟是涨多了之后的短期调整,还是标志着回调之路的开启?其实金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从地缘局势和宏观经济两方面来分析。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每当不确定疑云笼罩全球时,金价往往“一飞冲天”。
例如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向全球加关税,招致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强烈反响。到了4月10日,相关斗争如火如荼,黄金也开启了最近的一波涨幅,直至历史新高。然而,高到离谱的关税不仅让特朗普成为全球笑柄,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人民的实际利益。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结束并发布了联合声明,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消息一出,外贸行业沸腾了,金价则连连下跌。
最近的国际局势明显缓和。除了“关税大战”慢慢偃旗息鼓之外,俄乌冲突也有了平息的苗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在土耳其举行的和平谈判。此外,印巴局势也有所缓和,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停火。
除了地缘局势,美联储的态度也是黄金价格的“指南针”。此前降息预期有利于黄金走强,但目前来看,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在减弱。高盛将美联储降息时间的预期大幅推迟至今年12月。高盛策略师表示,鉴于贸易局势的最新发展及金融状况的显著放松,已将2025年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至1%,并将未来12个月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下调至35%。
其他机构的预测与高盛类似。巴克莱银行将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预测从7月推迟至12月,预计全年仅降息一次25个基点。摩根大通等机构也将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预测推迟至12月。这样的气氛无疑给黄金浇了一盆冷水。
不过,央行仍在托举黄金。中国外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黄金储备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为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全球央行近年来也在“大举购金”。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244吨,符合近三年季度购金量的常态水平。瑞银甚至预测,各国央行将在2025年买入约1000吨黄金。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普通投资者能做的就是保持理性,坚决摈弃“赌徒”心态,才能在市场中活得更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