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洲最后一家生产关键抗生素原料药的生产商雅赛利制药公司宣布将关闭其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最大工厂,并将部分生产业务转移至中国,仅保留位于布达佩斯的欧洲业务。这一决定预计将影响500名员工。
雅赛利由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的控股股东诺和控股所有,主要生产用于耐药性重症的核心抗生素原料,如治疗败血症所需的盐酸万古霉素。其生产的活性药物成分有一半被列入了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关键药物清单。作为服务80多个国家500余家企业的老牌供应商,雅赛利计划用十年时间逐步将哥本哈根工厂的生产业务转移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
首席执行官科赫坦言,由于欧盟医疗系统紧张及其对药价提升的抵触,雅赛利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只有将产能迁至中国工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他指出,目前欧盟使用的活性药物成分中已有约八成来自中国。除非政府资助的医疗系统愿意为仿制药提高采购价,否则更多欧盟本土企业会选择迁移工厂。他认为,给予补贴是欧盟维系对关键药物成分控制权的唯一可行办法。
科赫表示,确保欧洲现有的产业能够留在欧洲同样至关重要,否则未来欧盟对中国活性药物成分的进口依赖很快就会逼近100%。不过他也强调,一旦市场环境向好,雅赛利位于布达佩斯的工厂依然能够保障西方市场对盐酸万古霉素的需求。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推出了一系列有望被纳入《关键药物法案》的提案,试图通过增加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以及利多卡因、吗啡等止痛药在内的200多种药物的本土生产,以解决新冠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药物依赖问题。拟议措施包括推动欧洲各国联合批量采购、优先选择欧盟本土产品等。但科赫认为这些政策过于保守且实施起来耗时过长。他表示,当成本攀升而客户拒绝买单时,企业只能转向价格更低的中国供应商。
近期,研发密集型制药公司也发出警告,称欧洲医疗系统的低价采购模式正将新药研发资源推向中国和美国。上个月,诺华和赛诺菲的首席执行官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警告若欧盟不提高药价,未来的药物临床试验和研发工作必然会进一步向美国和中国转移。他们主张欧盟应将药价提高至与美国相当的水平,并提到欧洲药企同时面临着中国激烈竞争的压力。信中还提醒称,美国的关税政策正促使欧洲企业加大在北美的投资。尽管雅赛利暂无北美投资计划,但科赫认同他们在信中的观点。他补充说,欧盟应更加重视那些治疗脑膜炎等致命疾病的“救命药”。如果没有雅赛利的产品组合,欧洲将面临巨大挑战。相比之下,新冠疫情时期面临的情况只是个小问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