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2024年报出炉:重回百亿净利,减员数量居头部券商榜首

红星资本局3月31日消息,近日,国泰君安(601211.SH;2611.HK)披露了2024年年报。在经历连续两年下滑后,国泰君安2024年净利重回正增长,达到130.24亿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

2024年9月以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备受市场关注,其中就包括人员调配等现实问题。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截至2024年底,国泰君安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14523人,与2023年底相比减少了563人,减员数量在净利超百亿元的五家头部券商中排第一。

国泰君安2024年报出炉:重回百亿净利,减员数量居头部券商榜首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营收、净利均两位数增长

投行业务继续承压

回顾前两年,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券商业绩承压。国泰君安在2021年取得150.13亿元的近年最佳净利(仅次于2015年的157亿元)后,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22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09亿元、93.7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3.34%、18.55%。

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二级市场回暖,特别是“9·24行情”启动之后,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券商经纪、投资、资管等多项业务均有所受益。

国泰君安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97亿元、同比增长20.08%;归母净利润重回百亿,达到130.24亿元,同比增长38.94%。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达到10477.45亿元,同比增长13.22%。

分业务看,2024年,国泰君安的财富管理业务、机构与交易业务、国际业务均呈现向好态势。其中,机构与交易业务收入为213.53亿元,同比大增43.02%,贡献近五成营收;财富管理、国际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10亿元、29.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6%、34.49%。投资管理业务收入下滑了2.21%,为46.42亿元。

国泰君安2024年报出炉:重回百亿净利,减员数量居头部券商榜首

截图自国泰君安2024年报,下同

年报显示,机构与交易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得益于报告期内机构客户股基交易份额及席位佣金份额持续增长,QFII及券商交易结算等业务快速发展等。

不过,国泰君安的投行业务依旧面临较大压力,这也与行业整体趋势相同。2023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为35.18亿元,同比下滑13.60%;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为26.72亿元,同比下滑24.04%,收入占比由9.73%降至6.16%。

数据显示,国泰君安2024年股权融资承销大幅下滑,债券承销稳步提升。股权主承销金额(IPO+再融资)为163.27亿元,同比下降71.2%。其中,IPO主承销家数为9家,较上年的22家有所减少;IPO主承销金额为45.76亿元,同比下滑超过85%。

国泰君安2024年报出炉:重回百亿净利,减员数量居头部券商榜首

合并后总资产位居行业第一

去年减员数量位居头部券商榜首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重组自2024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推进飞快。3月4日,海通证券A股股票终止上市。3月16日,国泰君安发布系列公告,宣布拟变更公司名称为国泰海通证券,并披露了合并后公司董事候选人以及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安排等事项。

近日,国泰君安作为存续公司披露了模拟合并的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阅报告。按照两家公司2024年末财务数据,合并后,公司总资产1.73万亿元、归母净资产3283亿元,资本实力已位居行业第一。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人才向来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两家大型券商的人员调配、企业文化等现实问题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国泰君安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14523人,与2023年底的15086人相比,一年时间减少了563人。从专业构成来看,业务支持人员数量由4872人降至4172,减员700人,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分别增加120人、17人;从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及以下员工总人数由8625人减少至7918人。

国泰君安2024年报出炉:重回百亿净利,减员数量居头部券商榜首

红星资本局对比发现,国泰君安去年的减员数量在净利超百亿元的五家头部券商中排第一。2024年,中信证券(600030.SH;6030.HK)减员41人,相较其26781人的总人数来说变化不大。此外,华泰证券(601688.SH;6886.HK)、中国银河(601881.SH;6881.HK)、招商证券(600999.SH;6099.HK)的在职员工总数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分别增员306人、676人、692人。

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在年报致辞中表示,2024年,公司与海通证券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创建一流投资银行的征途上,迈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2025年,公司要努力实现四个跨越,跨越文化理念碰撞的挑战,跨越资产规模激增的挑战,跨越服务功能整合的挑战,跨越竞争能力提升的挑战,为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资银行奠定坚实基础。

红星新闻记者 蒋紫雯

编辑 杨程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5982.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 4月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银行“存三年不如存两年”

    红星资本局4月10日消息,4月起,部分银行调整存款产品利率。 据了解,本次调整主要集中于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中长期限的存款利率产品,有银行五年期存款产品利率直降40个基点。与此同时,调整后,有银行出现三年期和两年期存款产品利率倒挂的情况。 图据IC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以来,多地中小银行也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包括广西融水农商银行、广西资源农商银…

    2025年4月11日
    900
  • 持股近10年,美的集团彻底清仓了小米

    红星资本局3月30日消息,3月28日晚间,美的集团(000333.SZ)公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美的集团在2024年彻底清仓手中持有的小米集团(01810.HK)股票。 2015年起,美的集团已持有小米股票近10年。从2020年起开始选择加速抛售小米股票,如今合计套现近20亿元。基于何种考虑,美的集团最终选择了清仓小米?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持股…

    2025年3月31日
    1600
  • 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明起开闸,专家预计财政促消费政策力度将加大

    红星资本局4月23日消息,据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公布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显示,20年期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首发。 有专家预计今年1.3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拉动GDP增长1.7至1.9个百分点。接下来,财政促消费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专家预计或拉动GDP增长1.7至1.9个百分…

    2025年4月23日
    500
  • 重大资产重组!“中国EDA第一股”拟收购成都两家半导体IP供应商

    微成都报道近日,“中国EDA第一股”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概伦电子”,688206.SH)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电子(成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能微”)45.64%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完成后,锐成芯微和纳能微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交易预计构成…

    2025年4月17日
    900
  • 微软明起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微软发言人:信息不实

    红星资本局4月7日消息,今日下午,微软Microsoft发言人告诉红星资本局,有关微软将停止在中国运营的报道,信息不实。“有关微创Wicresoft公司的业务和运营的任何问题应直接向他们咨询。”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此前有网传邮件截图显示,“由于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的变化,微软将调整其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这一决定意味着…

    2025年4月7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