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那个夏末清晨,几声轰然巨响永远改变了美国。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机,两架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一架撞毁五角大楼一角,另一架在乡间田野坠毁。烈焰熊熊,浓烟滚滚,近3000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
岁月流转,那场灾难的轰鸣与伤痛从未真正随时间远去。2025年8月,纽约市官员确认了三名遇难者的身份,芭芭拉·基廷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儿子保罗谈及母亲去世时说:“多年来,‘9·11’事件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别无选择。”
除了亲历者承受的伤痛,“9·11”还留下了更广泛的创伤印记。2024年的报道指出,每年9月11日来临之际,被诊断出心理健康疾病的人数都会有所增加。看不见的心理创伤外,还有挥之不去的生理伤害。数据显示,与双子塔倒塌产生的灰尘和烟雾有关的疾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到恐袭事件本身死亡人数的两倍,且新的健康问题仍在不断出现。2024年9月,纽约消防局宣布超过360名消防员、紧急医疗队和部门工作人员因“9·11”相关疾病永远离开。
那一天带来的改变没有止步于美国。“9·11”之后,美国以“反恐”名义发动战争,在中东地区撕开巨大的伤口,动荡和苦难也随之蔓延。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多国,美国发动战争或开展军事行动,制造军事冲突与混乱,数十万人倒在炮火之下,数千万难民流离失所。而战争的代价也反噬着美国自身。德国专家格雷纳直言:“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疯狂支出早已对自身造成了大规模损害。”美国历史学家韦特海也感慨道:“美国本可以将其庞大的人力和资源用于许多其他有价值的项目,而非针对‘9·11’事件作出如此具有破坏性的反应。”
“9·11”20周年纪念日当天,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演说中曾说:“20年前,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但都在同一时刻发现,我们的生活将永远改变。”这场“改变”是美国人挥之不去的噩梦。24年过去了,大楼倒塌的震撼画面或许已被大众淡忘,但这场“扎根于美国人灵魂”中的噩梦消散了吗?
眼前的现实早已给出了答案。美国那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并未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全球恐怖主义仍在持续蔓延。就连美国自身也在诸多社会顽疾的侵蚀下愈发撕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频繁的枪支事件击碎了民众的安全感,政治极化、种族歧视等多种问题缠绕交织。就连“9·11”恐袭案的审判也难有实质性进展。
当“反恐”没能带来和平,逝去者的正义迟迟缺席,社会分裂的鸿沟越拉越大,一个沉重的问题也随之浮现:美国人的噩梦何时才能真正结束?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