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遭遇50年来最差表现 三因素驱动贬值趋势!美元指数从今年高点暴跌超过10%,创下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最差年度开局。全球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他们对这一世界主导货币的风险敞口。衡量美元相对英镑、欧元和日元等六种主要货币走势的美元指数,在2025年前六个月的表现堪称半个世纪以来最糟糕。
荷兰国际集团外汇策略师弗朗切斯科·佩索莱指出,美元已成为特朗普2.0时代政策反复无常的替罪羊。美国总统频繁调整关税政策、美国庞大的借贷需求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这些因素已削弱了美元作为避风港的地位。
美元正迈向1973年以来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现。贸易加权基础上跌幅已达8%,兑发达经济体货币已下跌10%。本轮贬值主要由三个核心因素驱动:估值过高、储备货币地位受到挑战以及美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即使经过今年以来的下跌,美元的“实质有效汇率”仍接近2002年的高点附近。美国需要吸引大量海外资本流入以阻止美元进一步走弱。
回顾历史,自1980年以来,实际贸易加权美元指数至少出现过七次超过10%的大幅贬值。在这些时期,美国股市更多时候是上涨的,但通常以美元计价跑输海外市场。然而在对冲汇率影响后,美股实际上并未跑输。美国国债收益率和收益率差在美元贬值期间既有上升也有下降的情况,显示利率走势与美元走弱并无固定关系。黄金在所有美元贬值期间均录得上涨,体现了其在大宗商品体系中的货币属性。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虽然上涨频率更高,但表现一致性相对较差。
面对美元持续走弱,高盛认为对冲美元汇率风险比直接抛售美元资产更为有效。如果美元持续疲软,分散股票投资、减少美国市场配置具有一定合理性,新兴市场资产可能受益。考虑到许多美元疲软时期对冲后的美股回报与全球市场相当,对美国股票配置进行外汇对冲比减持美国股票更有效。
美元走软通常减轻新兴市场国家债务负担,渣打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Steven Brice建议买入亚洲股票和发展中国家硬通货债券。在2025年下半年,部分新兴市场货币迎来升值机遇。人民币、新加坡元等货币被认为具备较强的避险属性。截至2025年6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即期、离岸即期汇率三价已趋同至7.17左右。德意志银行预测202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至7.0,2026年底进一步升至6.71。
在美元走弱环境下,投资者应考虑增加对非美国资产的配置,特别是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通常因美元贬值而价格上涨。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美元贬值时往往能保值增值。外汇市场方面,非美货币相对美元升值。投资者可调整外汇投资组合,持有相对美元升值的货币。房地产投资方面,美元贬值可能刺激海外投资者对美国房地产的投资,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管理汇率波动不仅需要技术策略,还需要情绪管理。渣打银行布思哲建议投资者以不同货币来看待投资组合。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有多少波动是来自汇率变动,避免因单一货币衡量的投资组合波动而反应过度。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充分投资并且持续充分投资,是获得财务自由的关键。投资者应该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不被短期市场波动所干扰。
由于各国央行和其他担心美元资产贬值的投资者持续买入黄金,金价今年也创下历史新高。美元暴跌使其对其他货币的汇率跌至三年多来的最低水平。鉴于快速的下跌速度和市场普遍看空美元,一些分析师预计美元将趋于稳定。尽管美元体系是否会面临深度调整尚难有定论,但投资者需要为未来几年美元结构性走弱做好准备。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