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告猜测轰6N飞近阿拉斯加的谜团,还对关岛模拟核打击?一年时间美国才懂,去年为何中国轰炸机一定要飞停阿拉斯加!
知道答案后的美国开始焦虑了?
一年后才读懂的“中国答案”
去年7月,两架中国轰-6K轰炸机与俄罗斯图-95MS组成编队,突然闯入美国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距离本土仅200海里,北美防空司令部紧急起飞F-16、F-35A和加拿大CF-18战斗机拦截伴飞。
而这场持续5小时的空中对峙,被西方称为“史上首次中俄核轰炸机联手逼近美国后院”。
更让美国错愕的是,轰-6N的战斗力远超预期:它不仅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还能携带射程2000公里的KD-21巡航导弹。
而就在同年11月,中国轰炸机再次单刀赴会,直逼关岛展开“空中核打击演练”,彻底打破美军“安全区”幻想。
终于,美国《空军时报》苦思一年,在2025年8月揭晓谜底:中国此行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向世界宣告“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完全成熟。
陆基(东风-41)、海基(巨浪-3)早已具备全球覆盖能力,唯独空基核力量长期被质疑。
轰-6N现身阿拉斯加,证明其6000公里航程配合巡航导弹,已能威胁美国本土。
美国的报告写的清楚,
轰-6K飞抵阿拉斯加的核心目标,是验证空基核力量的全球投送能力
。
而轰-6N(轰-6K的空中加油型),航程达6000公里,若搭载射程2000公里的KD-21巡航导弹,可在远离北美海岸线的公海对阿拉斯加军事基地乃至美国西海岸实施打击。
更关键的是,此次行动与2023年11月轰-6编队逼近关岛的演练形成呼应。
当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借此重新定义“核威慑”逻辑。过去美国凭借地理优势高枕无忧,如今轰-6N证明“你能打我,我也能打你”,迫使美国接受战略平等对话。
当然美媒揭露另一重意图:
中国实力能够反击北约东扩核威胁。
美国计划在日韩部署中程导弹,好比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堤丰”系统射程覆盖大半个中国,试图打造“核包围圈”。
但中国轰炸机直插阿拉斯加,等于明牌警告用行动戳破美国“只准州官放火”的双标逻辑。
为什么美国如此焦虑?
几十年来,美国B-52轰炸机在南海、黑海如入无人之境,却将中俄的对等行动视为“挑衅”。此次事件暴露了美国的深层恐惧。
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实力的雄厚,导致美国感受到“被反制”的不适感,北美防空司令部被动拦截时,竟因F-22数量不足,只能派不适配的F-16和F-35A凑数,暴露北极防御漏洞。
另外中俄从2019年联合巡航9次,从日本海到阿拉斯加,频次与规模持续升级。
专家预言:若中美关系恶化,中国或单独常态化巡航。
要知道,轰-6K满载航程仅6000公里,
从中国东北至阿拉斯加的单向航程超4000公里,若无中途补给根本无法抵达
。
但有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轰炸机极可能从俄罗斯远东的“阿纳德尔”或“乌克兰卡”空军基地起飞,这些基地距离阿拉斯加仅670公里,且早有中国运-20运输机提前部署的踪迹。
中俄共用军事基地、共享空域与后勤资源,标志着两国战略互信已突破传统盟友范畴,形成北约体系外的“互操作性”新模式。
甚至这轰-6N早已不是“老古董”。其搭载的高超音速导弹,好比鹰击-21,可突破现有反导系统,而未来轰-20的隐身能力将进一步碾压防线。
所以去年轰-6飞越阿拉斯加,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巡航,而是国际权力再平衡的宣言书。昭示霸权时代的“单方面规则”已然终结。
而美国如今焦虑,也是因为终于看清,
在中国的绝对武器面前,他们除了平等对话,或别无选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