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巨头自2月以来的补贴大战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场竞争是内卷式还是价值创造式的?外卖生态因此恶化还是得到了重构升级?
美团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尽管营收同比增长11.7%至918.4亿元人民币,但经营利润下跌98%,降至2.26亿元。核心本地商业收入为6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但经营利润率从25.1%降至5.7%。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在激烈竞争中提升用户黏性并巩固市场地位导致交易用户激励和推广及广告开支增加。
今年的外卖大战始于京东宣布进入外卖市场,并计划投入百亿元,采取“全年免佣金”、“全职骑手”等策略。美团和饿了莫不甘示弱,纷纷推出极端优惠措施。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在5月和7月约谈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8月1日,三大平台声明抵制无序竞争。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复合年增速为17.5%。外卖业务作为高频消费场景,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抢占即时零售市场的关键入口。京东入局后,通过定位“品质外卖”,与美团、饿了么形成差异化竞争,打破了原有的双寡头格局,形成了三方竞争的新局面。
内卷式竞争会导致资源浪费和低质竞争,而价值创造式竞争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新的价值空间。在这场外卖大战中,各方都试图通过补贴吸引消费者,但也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改进来实现差异化竞争。
美团凭借其规模效率护城河,构建了高效的配送网络;阿里通过淘宝和支付宝的超级流量协同引擎,实现了餐饮品类和非餐品类的融合;京东则依靠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在生鲜配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势。
外卖大战还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商家营收和利润有所增长,外卖补贴带动了其他消费,出现了差异化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更多重视,平台增加了算法和AI等技术创新的投入,并承诺坚决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
对于消费者而言,补贴大战提供了更多尝试新产品的机会,可能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对骑手来说,三方博弈格局改善了他们的市场地位,平台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未来,外卖市场可能会形成群雄割据的共生生态,多种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并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