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森林甘露”到“中产符号”,来自东北林区的桦树汁席卷饮料江湖。
20元一瓶,销量暴增834%!又贵又难喝的“水中贵族”凭啥成为中年消费者的收割机?
“养生滤镜”拉满,白桦树汁到底是“液体黄金”还是“智商税”?
桦树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饮品?它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到底如何?为何会在市场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大象财富本期将从多个角度对桦树汁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真相。
大象新闻记者 史蓓蓓
“森林血液”席卷饮料江湖 白桦树汁,卖爆了!
南有椰子树,北有白桦林。今年夏天,一款来自东北林区的饮品席卷饮料江湖。
8月26日,记者在郑州市金水区的一家7-11便利店看到,货架上摆放了三种不同品牌的白桦树汁,单价从6元到8.9元不等。店员告诉记者,因为门店位于闹市区,附近有商场,写字楼,“有不少消费者愿意尝鲜,可能是觉得健康吧”。
(大象新闻记者拍摄于郑州市金水区某7-11便利店)
相隔不远的一家悦来悦喜便利店里,也上了一款白桦树汁饮品。门店老板坦言,买的人不少,但少有回头客。
在盒马鲜生、鲜风生活、好想来等超市,店内均上架了白桦树汁相关饮品,但价格差异较大,从4.9元到23元不等。
线上平台,多款330ML装的白桦树汁饮品价格均在10元/瓶以上,尽管比椰子水等同类植物饮品价格要贵,但是在主播们“解酒神水”“熬夜救星”的卖力推广下,还是收获了海量订单。据飞瓜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仅抖音电商平台的白桦树汁销售额就已突破12亿元,同比激增834.8%,成为植物饮料细分赛道中增速最快的品类。
便利店冰柜C位、直播间秒空,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农夫山泉、汇源、元气森林等巨头争相入局,这个曾经只在东北林区被人熟知的小众特产,悄然成为饮料市场的“新贵”。
但爆火之下却也是暗流涌动,消费者对其口感味道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它带着淡淡的甜味,喝起来十分独特爽口;有人觉得,它的味道很一般,完全get不到它的美味之处;还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它成分表里只有碳水化合物,感觉就是在交智商税。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这瓶“树汁”究竟有何魔力?它的爆火是消费升级的必然,还是一场资本炒作的泡沫?
“养生滤镜”拉满 白桦树汁到底是“液体黄金”还是“智商税”?
白桦树汁又叫桦树液,是从桦树树干或树枝的伤口自然流出的汁液。虽然最近两年爆火,但是白桦树汁并不是最近才被发现的天然饮品。作家迟子建在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就描述过近百年前鄂温克族人收集、饮用白桦树汁的场景。
(白桦树汁采汁过程)
在社交平台上,有许多正在被取汁液的白桦树图片,白桦树汁每年的采汁期仅有十几天,并且通常只采集直径二三十公分以上的白桦树,产量有限。此外,白桦树汁原液接触空气后极易变质,保存和运输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物以稀为贵,这种“限量供应”的特性,为商家高位定价提供了完美背书。
而在商家推广的另一则江湖传闻中,白桦树汁“富含17种氨基酸、8种微量元素及多酚类、黄酮类等,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营养丰富的生理活性水”。1772年,还被丹麦纳入药典。
“限量供应+神奇功能=爆款”,于是,冠上“迈巴赫车主都在喝的饮品”“液体黄金”“酒后神饮”名头的白桦树汁,被放进了象征中产身份的山姆购物车。
(图片来源:轻上官方)
其实,关于白桦树汁是不是“智商税”的质疑声从来没有断过。
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中医研究院的耿振平医生,耿医生告诉记者,白桦树汁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微量的葡萄糖、果糖、氨基酸和矿物质,但含量微乎其微。至于那些被热炒的营养物质,《科普中国》也专门提到过,它们主要来源于桦树皮,在白桦树汁中含量极少,微量摄入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健康效果。
(大象新闻记者拍摄某品牌白桦树汁配料表)
直白点说,抛开剂量谈功效,就是在玩文字游戏。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表示,“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补水,和喝凉白开差不多。”
那么,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尽管功效成迷,尽管科普不断,人们为什么还会对白桦树汁趋之若鹜呢?
一瓶水能拯救中年人的“健康焦虑”吗?
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分析称,白桦树汁这两年爆火,与消费者健康养生观念的普及有关,商家的营销推广中强调“100%原汁”“天然健康”等,也提升了其关注度。
据飞瓜数据显示,白桦树汁购买人群多为男性,以林源春和嘉桦为例,男性消费人群占比分别为75.5%和68.09%,远超女性消费群体。如果按年龄段划分,31-40岁是购买白桦树汁的主力军。
对于常年奔波于加班应酬的中年男性来说,高尿酸、高血脂等等潜在健康危机如影随形。商家深谙此道,高举健康、营养和稀缺的三面大旗,精准戳中了中年男性的健康焦虑。而这部分人群,恰好是既有购买力、又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群体。
但舌头不会骗人,和干净的成分表一样,它就是一瓶带有点甜味的“高级水”。如果不是特别偏爱,下次肯定不会再买。
相比功效和口感,白桦树汁整个市场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相对无序的混乱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虽然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在2025年批准发布了《天然白桦树汁》团体标准,但并非强制标准,一位行业人士直言“说白了,哪怕往原汁里兑水,也能叫‘桦树汁’,因为没有强制标准。” 泥沙俱下之下,总有鱼目混珠的企业破坏市场生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整个中国的白桦树汁市场,价格是被炒起来的”,很多白桦树汁的供应商看到了品类的高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原料的价格,“从1700块一吨被炒到了接近6000块钱一吨,整整差了3倍”。随着农夫山泉、汇源等饮料巨头入局,规模化生产,正推动白桦树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或许,当白桦树汁的价格降到和其他饮料同等价位,市场也会回归理性。
健康饮品市场规模巨大,但目前,白桦树汁要想从“网红”走向“长红”,还需要解决价格、口感、功效争议、标准等核心问题。商家如果不想走2022年昙花一现的“一整根人参水”的老路子,还是要把“讲故事”的能力分一些在产品研发上。
本原创稿件版权归大象新闻所有。转载或合作,请联系:0371-65888889;邮箱daxiangcaifu@126.com。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