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卤菜月入10万?真相来了!

“2025年选择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就能存够80万元!”

“孩子该交学费了,看我摆摊一天把一个月1000多元的学费挣出来。”

“摆摊日常,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

这些诱人的口号正在短视频平台上病毒式传播。根据央视调查报道,近期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宣称“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的博主,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骗局,正在收割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普通人。

卖卤菜月入10万?真相来了!

01

学员亲述被骗经历

今年3月初,河北衡水的闫柯(化名)夫妇看到网上大锅卤菜卖得火热——师傅摊位前排起了长龙,满满一大锅卤菜很快就见了底,于是便动了创业的心思,远赴安徽学艺,交了2980元学费,3天学成后又购置了三轮车、卤菜大锅、食材等设备和原料,在老家城区一路口支起了摊。

结果摆了20多天,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大多数时候一天只卖出去五六十元,最好的一天也就卖出去了300多元,收回成本都遥遥无期。更让他们感到前景不乐观的是:“现在我们城市不少路口都能看到大锅卤菜,甚至卤菜种类和摆放方式都几乎一模一样,仿佛一个师傅带出来的。而大家的生意似乎都不怎么样。”

“一大锅卤菜,师傅说他一个半小时就能卖完,我几天都卖不完。当初交学费的时候看到师傅那有很多人排队,到自己出摊就空无一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对于摆摊后面临的困境,闫柯夫妇不停吐槽。

郑州的周敏(化名)遭遇更令人同情。待业在家的她缴纳2580元学习“祖传秘方”卤味技术,结业时却被要求必须从师傅处购买240元一桶的底料。当她在二手市场转卖设备时,卖家大东(化名)揭露了残酷真相:“你的师傅可能是个骗子。”更令她震惊的是,两个不同“师傅”传授的“秘方”竟然毫无差别。

卖卤菜月入10万?真相来了!

02

起底骗局产业链

这套成熟骗局的运作模式:

1. 虚假繁荣制造机

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大锅卤菜”,发现上百个账号的卤菜品种、颜色、摆放方式乃至视频内容高度雷同。在一“××摆摊”直播间,一位白衣老大爷半小时内重复排队购买,被观众当场识破是“老演员”。专业场控随时清除质疑评论,同时刷屏“想去学习”的诱导信息。

“线下排队人群多是网上招募的托。”一有一名交了学费后摆摊倒闭的学员向记者揭秘了其“导师”的“流量秘籍”——网上建群,号召排队送礼,排队买了货后付款截图发群里退钱,这样就把线下排队的流量问题解决了;之后安排人发短视频,视频内容和文案直接复制,花钱投流。这样操作一段时间,线上流量起来后,就开始收割学员,“赚的根本不是卖货钱,而是高额学费”。

2. 洗脑式招生话术

“负债四十万,靠摆摊三个月还清”“95后幼师卖卤菜月入十万”……这类精准击中焦虑的暴富故事成为标准剧本。记者添加多个“收徒”账号发现,对方均承诺“包教包会”,但当追问细节时,话术如出一辙:“几万学员成功了”“学费一两天就能赚回”。更隐蔽的是线下“洗脑术”。学员周敏回忆:“教学时师傅总不经意灌输生意轻松赚钱的观念,通过唠家常降低防备,确实很上头。”这种心理操控让学员对“日入数千”的谎言深信不疑。

3.捆绑销售长期收割

“教学只是首轮收割。”记者在天津暗访发现,某宣称售卖“正宗黄河大鲤鱼”的摊主,实际卖的是20多元的养殖鱼,下午三点宣称“售罄”时还剩三四十条。这种虚假宣传与产品劣质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承诺传授配方,但核心配料被研磨成粉,学员必须长期高价回购。一桶普通卤料卖到240元,学员变成“永久提款机”。有博主自曝:“别墅宝马不是摆摊赚的,全靠2980元学费。

03

破局之道:监管与理性双轨并行

1. 强化平台责任与监管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平台需对‘培训类’内容实施资质审核。”当前部分平台已对财经、医疗等垂直领域设立准入门槛,但对创业培训类内容监管仍存空白。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虚假宣传立案查处,税务部门也应关注“月入十万”背后的纳税问题。

2. 正规培训的生存之道

转投正规培训机构后生意好转的李薇分享经验:“老师教的是网上搜不到的实用技术,都是多年实战经验。”经过培训后,她的小吃摊现已稳定经营,逐步收回成本。

3. 多位真实摊主透露成功要素:

选品避免同质化:绕开网红“爆款”

选址考察人流动线:选择管理规范的夜市

线上线下结合引流:用短视频展示真实制作过程

心态准备:做好3-6个月回本的长线计划

04

回归创业本质

点开某平台“揭秘摆摊卖卤菜月入10万骗局”话题,数百万次播放量的数据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创业梦。这些被制造的暴富幻象,利用的是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经济压力的焦虑。

摆摊创业是生存修行,不是投机游戏。真正的餐饮创业利润来自每一斤原料的严格管控,增长源于每一款产品的千次调试。当滤镜破碎、流量退潮,唯有坚守品质与诚信的创业者,才能在市场浪潮中存活。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3555.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19日 上午10:05
下一篇 2025年8月19日 上午10:06

相关推荐

  • “乡”约安全零距离 守护出行“平安路”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李鹏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6月26日下午,淮滨公安交警走进辖区芦集乡董空村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全力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活动中,宣传交警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拉条幅、发放宣传页等方式现场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向农村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

    2025年6月27日
    1600
  • 初中生骑车逆行致人重伤被判赔69万 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近日 湖北省安陆市人民法院 李店法庭便审理了一起 初中生骑电动车致人重伤的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初中生骑电动车逆行 致人重伤 小郑、小黄、小李、小方系同一初中的学生。2024年3月24日下午,四人互相邀约去公园游玩,小郑驾驶二轮电动车载小黄,小李驾驶二轮电动车载小方,在公路上逆向行驶。行驶至公园前路段时,小郑驾驶的二轮电动车与王某驾驶的三轮电动车相撞,…

    2025年3月27日
    6600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2025年“五一”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文化活动和惠民举措,着力满足群众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多彩。各地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以多元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市场活力,为游客带来深度体验。深挖节日内涵,…

    2025年5月6日
    3600
  • 网传“乘客携带刀具进入地铁车厢”,东莞轨道交通通报

    @东莞轨道交通 通报:7月6日,网传“乘客携带刀具进入地铁车厢”视频,我司高度重视,已会同相关部门全面调查并确认视频中乘客所携为玩具,非管制刀具。 安全始于责任,更系于你我。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乘客请勿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展示或使用与违禁物品类似的玩具或物品,以免影响其他乘客出行。

    2025年7月6日
    2400
  • 美政府和哈佛大学紧张关系再升级!

    特朗普政府9日加大对哈佛大学的压力。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要发布行政传票,向哈佛大学索要国际学生相关信息。这是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采取的最新行动,双方紧张关系再次升级。 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说,由于哈佛“拒绝合作”,“我们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方式”。她指责哈佛大学和其他一些大学允许“外国学生滥用签证特殊待遇,在校园内鼓吹暴力和恐怖主义”。 这是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在…

    2025年7月10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