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童脑出血昏迷10余天后去世 父母呼喊令人心碎

10岁的张睿琪从发病到离开人世,仅仅18天。她的离去让无数人唏嘘落泪,也让人反思:这样的悲剧是否真的无法避免?

10岁女童脑出血昏迷10余天后去世

7月12日那天,天色还未大亮,睿琪的父母以为这只是寻常的一天,但女儿突然躺倒在床上,怎么叫也叫不醒。医院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脑出血,原因是先天脑血管畸形。尽管睿琪之前偶尔头疼,家长们却从未想过这会是命运提前拉响的警报。

10岁女童脑出血昏迷10余天后去世 父母呼喊令人心碎

很多人没想到,那些在我们身边笑着奔跑的孩子们,身体里可能隐藏着某些隐秘的危险。睿琪的故事刺痛了许多网友的心。她眉清目秀,父亲总爱记录她的点点滴滴,哪怕是日常的撒娇或顶嘴,在如今看来都让人心碎不已。然而疾病袭来时,一切都显得脆弱不堪。

10岁女童脑出血昏迷10余天后去世 父母呼喊令人心碎

从乡下小医院到南京大医院,再到上海儿童医院,家里用尽了所有资源,甚至网络上一笔又一笔素未谋面的网友捐助,都砸进了这个叫“希望”的无底洞。两次开颅手术,数天ICU抢救,家长几乎靠意念支撑着活着。但这一切并没有奇迹发生。

10岁女童脑出血昏迷10余天后去世 父母呼喊令人心碎

医学有其极限,命运并不会因为谁年轻就多给一点宽容。父亲最终在视频号里发消息:“我的宝贝离开了。”评论区满是安慰和泪水,还有许多无法言说的遗憾。父母的痛苦让旁观者也为之落泪,你很难用什么语言去安慰这样一个失去孩子的家庭。

10岁女童脑出血昏迷10余天后去世 父母呼喊令人心碎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尤其是那些被先天疾病盯上的孩子们。有网友推测是不是孩子吃多了外卖、奶茶、零食导致的?但张睿琪的父亲坦诚回应,睿琪的情况是天生的,与饮食无关。医学数据显示,儿童脑出血中42%是因为脑血管畸形,比外伤、感染都高得多。

10岁女童脑出血昏迷10余天后去世 父母呼喊令人心碎

这个认知对很多家长来说像当头棒喝。我们总是觉得外伤、磕碰才危险,很少留意那些“偶发性、短暂性”的头疼、晕厥等预警信号。实际上,类似情况在北京儿童医院统计中误诊率高达67%,有多少次被当作普通感冒、偏头痛带过了?又有多少家长像睿琪父母一样永远活在自责和悔恨中?

这次事件激起了公共舆论和社会反思。社交平台上,医学博主、教育从业者、家长们热烈讨论如何早发现、早预防。有些地方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既往病史、家族遗传等纳入系统,算是迈出了一步。有时候一桩悲剧反而会推动社会真正关注慢病、罕见病儿童的真实处境。

但与香港、新加坡等地相比,我们在儿童健康筛查上仍有差距。比如香港从小学就每年强制做脑部彩超,而内地大多数地方还是使用基础的内科、外科常规检查,对神经、血管系统的深度体检覆盖率全年不到30%。医学上说,绝大多数脑血管畸形发作前会有反复头疼、视力下降甚至癫痫,但在学校体检环节很少被及时发现。

家长有时会觉得医生小题大做,医生又担心家长不配合,大家各有顾虑,悲剧就在夹缝中发生。如果多一次专业筛查,多一些信息科普,也许就能“提前抓住”大病的苗头。前段时间,一位百万粉丝网红发布的“脑出血急救五步法”视频被医生批评误导,暴露了信息碎片化、真假难辨的问题。

急救知识应该系统学习,不能仅靠网络段子绕过专业。睿琪的父亲把网上众筹剩下的善款全数转捐给了少儿罕见病研究基金,希望未来的“小睿琪们”能有一线生机。这种父爱的延续本身是对女儿生命最温柔的纪念。

故事没有完美结局,睿琪再也回不来,父母常常会在夜里梦到她的笑脸,想象她本该慢慢长大的样子。这个世界对免疫力弱、被疾病缠身的孩子并不总是温柔和仁慈。或许一点点改变能让以后的人少走弯路,生命延长哪怕十天半月,对家属来说也是莫大的宽慰。

国内每年罹患各类罕见病的儿童不在少数,医疗检出率和救治希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议将脑血管等高危疾病早筛纳入常规体检,并加强儿童健康信息采集。有人提议建立全国家庭病史数据库,形成“早发现、早干预”闭环。

生活依然继续,大部分家庭的平凡日子都在细水长流。只是睿琪的故事提醒每个家长:孩子偶尔的头疼、短暂失神、视力波动也许是身体发来的告警短信。只要有条件,尽早、系统做个健康排查,永远不晚。别等到锥心之痛降临,才来追问哪里可以重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1153.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5日 下午6:27
下一篇 2025年8月5日 下午6:37

相关推荐

  • 加拿大和印度同意恢复常规外交服务 关系回暖迹象显现

    加拿大总理办公室于2023年6月17日发布新闻通报,宣布加拿大总理卡尼与印度总理莫迪在艾伯塔七国集团峰会期间会晤后达成协议,两国同意任命新的高级专员,并恢复向两国公民提供常规的外交服务。 此前,2023年6月,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在加拿大遭枪杀。加方指认印度政府卷入谋杀并对部分印度外交人员展开调查,但印度方面否认相关指控,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

    2025年6月18日
    2000
  • 王楚钦 麦当劳叔叔之家 爱心箱助力公益

    王楚钦 麦当劳叔叔之家 爱心箱助力公益!麦当劳中国宣布在全国首批约6000家餐厅陆续启用“麦当劳叔叔之家爱心箱”,鼓励顾客在点餐、用餐的同时随手捐助,支持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建设和日常运营,帮助异地就医的困难患儿家庭。麦当劳中国还发起了“多点一平米”公益倡议,号召消费者通过店内爱心箱或购买开心乐园餐,以实际行动支持麦当劳叔叔之家,助力实体公益。 品牌代言人王楚钦…

    2025年6月25日
    1400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贝克休斯CEO 探讨在华发展机遇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贝克休斯CEO 探讨在华发展机遇。3月27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了美国贝克休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洛伦佐·西蒙尼利。双方就贝克休斯公司在华发展及中美经贸关系进行了交流。 王文涛指出,尽管外部环境不稳定且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创新活力。中国政府致力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为外资企业在…

    2025年3月28日
    3600
  • 赵心童创造历史后感谢奥沙利文 偶像助力成就梦想

    在斯诺克世锦赛半决赛第三阶段,赵心童以17-7战胜了奥沙利文,成功晋级决赛。赛后,赵心童接受了BBC radio 5的采访。 他表示,这个结果简直难以置信,并特别感谢了罗尼·奥沙利文,因为后者给予了他很多帮助。对赵心童来说,奥沙利文不仅是对手,更是他的偶像。 这次比赛是赵心童首次在克鲁斯堡单张球台上作战,他认为这段经历非常美妙。他希望尽情享受这里的每一刻,毕…

    2025年5月3日
    2400
  • 杨瀚森谈高强度赴美特训:明天就能适应 多大点事 自信应对挑战

    杨瀚森谈高强度赴美特训:明天就能适应 多大点事 自信应对挑战。杨瀚森结束了赴美特训的第一天后接受了采访。对于如此强度的训练,他表示有些不适应,但他自信地表示第二天就能适应。 当被问及第一天训练的感受时,杨瀚森说:“感觉时间短,但强度挺大。有点不适应吧,刚练。” 据了解,杨瀚森第一天的训练持续了5个小时,包括休息和康复时间。期间,他还在训练师的帮助下纠正了投篮…

    2025年5月7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