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提北大通知书两家父母神同步 喜悦背后的酸甜苦辣!手机屏幕亮起的那一刻,王阿姨的手都在发抖。692分!北大录取通知书!她反复确认了三遍,才敢相信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山东44万考生中能过这条线的寥寥无几。“妈,您别光顾着高兴,朋友圈发不发啊?”女儿小雅咬着嘴唇问道。王阿姨没多想,手指在屏幕上划拉几下,精心挑选的九宫格照片配文“苦尽甘来”。发送键刚按下去,手机就开始叮咚作响。
王阿姨美滋滋地点开评论区,笑容却渐渐凝固。“现在北大毕业生也不好找工作呢”、“我儿子去年考上复旦都没发朋友圈”、“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这些评论像冷水一样浇在王阿姨头上。她攥着手机的手心沁出汗来,最终默默删除了那条动态。这件事在网上迅速传开,引发热议。
有网友说:“考上北大都不敢发朋友圈?那干脆把朋友圈关了吧!”更有人直言:“我们村去年有个考上985的,他家放了三天的鞭炮,全村人都去道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1300万,再创历史新高。新高考“3+1+2”模式下,选科组合多达12种,志愿填报难度直线上升。理科生650分以上占比高达73.6%,而文科生600分以上的仅有两成。这种悬殊差距,让很多选择文科的考生家长心里不是滋味。
央视某前主持人曾在节目中提到,自己花重金培养的海归硕士儿子在家待业近一年。这种教育投资的焦虑正在许多家庭中蔓延。但分享喜悦难道也要看人脸色吗?村里办升学宴的热闹场面,不正是最朴实的祝福吗?三天流水席,鞭炮齐鸣,这才是对待喜事应有的态度。
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小雅后来安慰妈妈:“李叔家儿子刚过二本线,王姐女儿复读两年还没结果……咱们的喜讯,可能正好戳中了别人的痛处。”这话听着有道理,但转念一想,别人家的不如意,难道要成为我们压抑喜悦的理由?看看那些真正为孩子高兴的乡亲们。他们不会计较“考得好不如嫁得好”这种酸话,更不会用“低调”掩饰内心的羡慕。当喜讯传来时,他们选择大大方方地分享快乐——挂横幅、放鞭炮、办酒席,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焦虑的时代,我们是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太复杂了?一个孩子寒窗十二载换来的金榜题名,本就是值得庆贺的喜事。与其纠结别人的眼光,不如痛痛快快地为自己喝彩。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你在朋友圈分享好消息时,是收获真诚的祝福,还是遭遇酸溜溜的评论?不妨在留言区说说你的经历。毕竟,快乐这件事,从来都不该藏着掖着。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