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全国用电负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65亿千瓦,比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也凸显了国家电网在应对极端天气和电力供应压力方面的巨大挑战。
随着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天气的加剧,空调、制冷设备等用电负荷大幅上升,成为推动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2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曾达到14.51亿千瓦,为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亿千瓦。此次7月4日的用电负荷再次刷新纪录,说明高温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仍在持续。
国家电网在此次用电高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精准调度,国家电网将西南水电、西北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资源输送到用电负荷较高的地区,有效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国家电网还加强了对电网运行的监控和维护,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与此同时,多地电网也出现了用电负荷创新高的情况。例如,济南电网在7月12日达到610.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华中电网在2021年7月13日达到16818.2万千瓦,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表明,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各地电网的运行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面对这一挑战,各地供电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例如,四川电网在2024年8月因高温天气导致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成都单日最高负荷甚至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空调负荷占比达40%。为应对这一情况,供电部门加快了电源和电网项目的建设,以提升电网的承载能力。
在电力供应方面,国家电网不仅注重电力的输送,还加强了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和升级。例如,2021年1月,北京电网用电负荷达到245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极寒天气导致采暖用电负荷集中增长。国家电网通过优化电网结构,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也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密切相关。2024年1-6月,我国社会用电量达到4.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8.12%,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然而,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2024年8月,四川电网因高温天气导致局部限电,影响了部分充电站和办公楼的空调运行。这提醒我们,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不仅依赖于电网的建设,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合理用电、错峰用电等措施。
面对这一挑战,国家电网和各地供电部门也在不断优化电力供应策略。例如,国家电网通过实时收集用电信息,优化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国家电网还与家电企业合作,推广节能设备,鼓励用户在高温天气下合理使用空调,以减轻电网负担。
全国用电负荷4日创历史新高,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和电网运行的严峻挑战。国家电网通过精准调度和优化电网结构,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全社会也应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用电、错峰用电等措施,共同应对电力供应的压力,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