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会围绕《大而美法案》的立法进程进入关键阶段,引发全球关注。该法案在参议院通过后,正面临众议院的二次表决,其通过概率成为焦点。据最新分析,尽管两党尖锐对峙,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较高,但这一结果可能加剧美国财政赤字,并对经济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将详细梳理事件脉络、关键挑战及专家预测。
《大而美法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核心立法,旨在通过减税和削减开支来刺激经济。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延长2017年特朗普时期的减税措施、增加国防支出、提供移民打击资金,并对在美海外资本征收报复性税收条款。这些措施旨在吸引投资,但同时也被批评为可能推高家庭能源成本和增加空气污染风险。法案内容超过1000页,涵盖税收、医疗补助调整和能源政策等多个领域,部分条款被视为有利于特定利益集团,如马斯克的相关企业。
法案的立法历程一波三折。早在2025年5月22日,美国众议院就以215票赞成、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初始版本。这场投票以共和党占多数的背景下进行,仅以一票之差涉险过关,突显了党内分歧。当时,法案包含了对医疗补助政策的修改,如缩短追溯性资格覆盖期,并削减5000亿美元医疗保险资金,这些变动可能对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法案还涉及能源转型条款,包括对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的限制,这可能抑制外国实体参与美国市场。
然而,法案在提交参议院后遭遇重大修改。2025年7月1日,参议院以微弱多数(具体票数未详述,但专家称为微弱多数)通过了修订版本,并将法案打回众议院进行二次投票。修改内容包括进一步调整税收安排和开支削减,导致版本差异较大。参议院通过后,法案需众议院重新批准才能提交总统签署。特朗普政府已公开呼吁国会在7月4日前完成立法,以兑现竞选承诺,时间压力加剧了当前局势的紧张性。
当前,众议院二次投票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源于两党尖锐对峙。共和党人整体支持法案,认为其能提振经济和强化边境安全;但部分传统保守派共和党议员担忧法案会大幅增加联邦赤字和债务,可能投出反对票。民主党阵营则强烈反对,誓言全力阻止,指责法案会加剧不平等并威胁民生项目。这种分歧在众议院中尤为突出,因为法案的修改版本可能削弱部分共和党支持,而民主党作为少数党则通过舆论施压,为2026年中期选举积累攻击素材。
针对通过概率,专家分析认为法案过关的可能性较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指出,尽管参议院版本可能招致保守派共和党人反对,增加众议院通过的难度,但最终通过的可能性相比而言还是更大一些。理由包括共和党在众议院占多数,且党内领导层正协调以弥合分歧;同时,特朗普的强力推动和7月4日截止期限的紧迫性,可能促使共和党议员团结一致。不过,刁大明也警告,如果共和党内部出现严重分裂,法案可能面临流产风险。
法案若通过,潜在影响深远且复杂。经济上,研究显示法案将废除多项税收抵免,导致美国家庭能源账单增加,并可能抑制制造业投资,如电池工厂建设。能源创新组织报告称,法案会推高能源成本、减少就业机会,并增加健康风险。政治上,民主党计划将法案作为中期选举的核心议题,如果美国经济持续疲软,法案的赤字问题可能成为攻击共和党的利器。此外,法案中的海外资本税收条款可能间接减少非美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配置意愿,影响全球市场稳定。
时间线显示,法案的最终命运将在短期内揭晓。特朗普已公开要求在7月4日前签署法案,众议院共和党人表态准备好完成工作,预计投票可能在7月3日至4日间进行。如果通过,法案将立即送交总统签署;若失败,则可能触发新一轮协商或彻底搁置。这一进程不仅考验美国两党合作,还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关系,例如法案中的钢铝关税提升(从25%到50%)已引发市场波动,贵金属价格一度承压。
展望未来,《大而美法案》的立法结果将塑造美国政策走向。专家刁大明强调,法案若通过,将标志着特朗普议程的重大胜利,但长期赤字增加可能埋下经济隐患。民主党则借此强化反对立场,呼吁选民关注民生影响。全球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法案中的资本税收条款或导致资金流出美国市场。总之,众议院二次投票不仅是立法程序的关键一步,更是美国政治风向的晴雨表,其结局将共振于国内外。
综上,《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的通过概率虽高,但并非无悬念。两党角力、版本修改和时限压力交织,法案的命运将在未来几天内决定。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进程已凸显美国政治极化,并为全球经济注入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