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长期少吃代谢会降低 饥饿背后的代谢困局!饥饿背后的代谢困局不容忽视。专家指出,长期少吃会导致代谢率降低。当身体长时间处于热量摄入不足的状态时,会自动启动“节能模式”。基础代谢率下降,人体维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消耗的能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细胞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一位健身博主曾尝试极端节食,每天摄入不足800大卡,初期体重快速下降,但三个月后,即便食量不变,体重反而开始反弹,甚至比节食前更难减重。
长期节食还会导致肌肉流失。由于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供给,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会分解肌肉组织获取能量。每减少1公斤肌肉,基础代谢率就会降低3% – 5%,进一步削弱能量消耗能力。数据显示,长期节食人群的静息代谢率较正常饮食者平均下降15% – 20%,这种变化使身体逐渐变成“易胖体质”。
代谢系统被打乱后,恢复过程漫长而艰难。营养师林悦接诊过许多节食过度的患者,其中有人在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反而快速上升,陷入“越吃越胖”的恐惧。这是因为长期节食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有益菌数量锐减,促进脂肪储存的菌群增加。下丘脑作为调节代谢的中枢,也因长期营养不良出现功能紊乱,导致食欲调控失常,更容易引发暴饮暴食。
打破代谢困局需要循序渐进。专家建议,逐步增加热量摄入,以每周增加100 – 200大卡的速度让身体适应;同时配合力量训练,通过增肌提升基础代谢;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科学配比,避免单一营养素缺乏。修复代谢需要耐心,部分人群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场与身体“节能模式”的对抗,本质上是重建健康生活方式的机会——只有摒弃极端节食,建立规律饮食和科学运动的习惯,才能真正激活身体的代谢活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