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面包店像有丝分裂,悄悄潜入城市生活区,用“看不见的手”狠狠扇了贵价面包房一耳光,从大学生到社区拐角,从地铁口到CBD附近的街巷,吸引了原本被“面包刺客”割韭菜的年轻人。就连心高气傲有着单独货币体系的沪圈SAMA,都拜倒在两元面包店的酵母裙下:“感谢2元面包,让我回到金价还是200的年代。”
明明是开在街边连logo都没有的小店,但朴素的招牌、狭小的空间、塑料标价牌都能看出三个字:安、全、感。在这里,价格体系简单粗暴到令人泪目。不用担心被价格背刺,全场面包最便宜的2元一个,最贵不会超过8块钱。哪怕塑料袋装了一兜,结账才不过几十块钱,余额几乎免伤。醒悟过来的打工人纷纷为2元面包店站台:说是2元就是2元,“小时候的面包也是这个价格!”店主还介绍说,不同需求的打工人都有自己的专属2元牛马套餐:从奶香小吐司到肉松面包,甜口咸口统统都有;减脂但又嘴馋可以吃血糯米、奶香原味、紫薯芋泥,喜甜可以吃芋泥大鼓、咸蛋黄欧包。要是不喜欢夹心的,后期还会出全麦系列。最关键的是,在预制菜当现炒卖的当下,它竟然能用预制的价格,卖现烤的面包。路过的打工人,往往被这股现烤香气馋得走不动道。
两元面包向上,面包“刺客”向下。不怪网友抱怨,十年前大家吃面包,可能真是十几块钱吃个爽,买份开心快乐。而现在,对不起,十几块钱可能只够买一块蛋挞,甚至一块蛋挞都买不起……网友甚至总结出了贵价面包店的三宗罪,第一条就是分量少如空气包,价格高如艺术品。35可能只是半个的价,不过是全麦粉制作,加了点开心果和杏仁,面包的身价都能长到68一个,网友想问:“那我由碳基制作,加了近视眼和腱鞘炎,怎么身价才3000/月?”
因为价格太过离谱,现在大家的心态已经变了,去面包房不再是去买面包,而是去逛美术馆,反正都买不起,不如“见见世面”。“几十块一个空气包,我还以为自己在吃艺术品呢!”而“艺术品”这三个字正是贵价面包的另一大罪——贵的不是产品,而是概念。毕竟是外国来的舶来品,品牌里带中文的已经输了。不止装修,包装也是抬身价套路。人均50的面包看起来有点贵,但是你把它当成一个“出片圣地”,那好像也变得合理了一些。时至今日,普天之下的面包,反正都“贵有贵的道理”。网红款,原材料涨价,制作周期长,冷链运输难……气得网友纷纷玩抽象,“大家真的觉得贵吗?烘焙店去掉租房成本、水电成本、一家八口吃饭成本、小孩上补习班成本……现在看看还贵吗?”
第一批不为这套买单的消费者,已经厌倦了。比起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价值”,她们更想要物理价值。这两年,2元面包店正在“规模化狂飙”。相关数据显示,2023至2025年,2元面包店以每年超4300家的速度扩张,仅济南便涌现300余家。长沙、南宁等城市单城门店破百,甚至反向“入侵”一线城市商圈。《县域餐饮报告》显示,在2元面包的入侵下,县域5元以下烘焙订单同比暴涨167%,而一线城市网红烘焙店订单量下降11%。数据不会说谎,2元面包店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以2元面包品牌,青岛“轻森面包”为例,它日销超1000个,旺季单日营业额达4000元。
高销量让加盟咨询量暴增,也让不同品牌的2元面包店如雨后春笋般显现。其中苏昧2元面包已成功布局多个城市。此外,分想分享、爱舒蜂、糖一等品牌也纷纷加入线下连锁的行列。这是“面包菩萨”与“面包刺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目前看起来,菩萨完胜。不过,正处在行业风口的2元面包,也伴随着“人设崩塌”的风险。铺天盖地的开店3天速成班,教学收费近万元;部分品牌明明未获特许经营资质,仅提供配方;甚至还有学员开店半月即转行做教学……会成为新的商业风向,还是下一把镰刀,现在还未可知。
另外,大部分2元面包店为压缩成本,用植物奶油代替动物奶油,用临期面粉代替普通面粉。而添加剂问题作为“房间里的大象”,能将保质期从8小时延长至3天。毕竟不管怎么想,当价格低到一定程度,2元面包的用料一定经不得细究。这也诞生了一个话题,「2元面包店的面包能吃吗」。“当江西小炒都可能是在表演现做的时候,我要怎么相信2元面包店的面包是给我现烤而不是加热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又如何呢?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买的不是面包,而是正常。正常的面包,就该均价在十元以内。正常的面包,就该好吃又便宜。再说了,当科技与狠活平等围殴每一个人的时候,再嘴就是装。一部分人已经看穿了,“包装费”和“氛围感”都是虚的,烘焙的本质不是社交货币,而是饱腹。
2元面包店,尽管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背后却藏着最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里,空气是下沉的,消费是要算性价比的。吃面包是为了填饱肚子蜜雪冰城是能喝的,爱衣服是能穿的,奥乐齐是能买的,“穷鬼套餐”不是贬低,而是务实。“我们捍卫的不是2元价格,而是我本可以的生活。”有些快乐,本就该像刚出炉的面包一样,热气腾腾,童叟无欺。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