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机构正面临业绩困境,平均客单价从2021年的6800元降至2023年的4200元。尽管高值产品能暂时支撑收入,但整体利润空间被压缩。医美行业需要进行精细化经营,提高投入产出比和人力产出效率,通过客户分级、品类精选、员工培训和服务标准化等措施提升效率。
在第八届全球医学美容创新大会暨首届中国医美科普大会上,“利润持续走低”成为高频词。几家医美上市公司的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点:瑞丽医美2024年亏损5921万元,连续四年亏损;华韩股份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2%至74%;ST美谷转型为医美生态集成商后,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2亿元至4.5亿元。
某连锁医美机构负责人表示,虽然客流量保持增长,但平均客单价下降导致利润空间缩小。医美机构遭遇业绩“卡壳”。
颜值经济和悦己经济日益兴盛,医美技术也愈加成熟,但医美行业利润却在走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院长祁佐良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经济环境不稳定影响了医美消费市场;二是医美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部分机构暴露出运营问题;三是随着MCN机构入局医美,获客成本增加。
医美行业常见的获客方式包括直客模式和渠道医美。直客模式下,医美机构通过媒体广告吸引顾客到院。而渠道医美依赖与美容院、美发店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通过佣金分成获取客源。渠道医美收取高额回扣,导致医美机构利润较低。
近年来,多部门联合执法,严格监管整顿医美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已成为主旋律。专家建议,医美机构应关注品牌美誉度,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一位医美从业者表示,医美机构需要迭代经营能力,做好精细化经营。从投入产出最大化、人力产出最大化出发,做好客户分级、品类精选、员工培训和服务标准化等工作,以效率取胜。
不少医美机构开始技术创新。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医美产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景涛表示,创新发展可以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技术驱动创新,推动基因科技、智能设备和生物材料等技术的应用,提升服务的技术含量和安全性;二是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大数据平台打造高效透明的医美生态系统;三是产业规范化与标准化,在政策引导下建立行业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四是提升品牌IP影响力,加快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提升专业化水平。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