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阴影下投资者正“逃离”美国 政策反复叠加滞胀隐忧

  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新一轮关税政策持续发酵,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遭受重创。随着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商品分别加征25%、25%和10%关税的落地,市场对通胀攀升与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美元资本正以近年来罕见的速度撤离美股及关联资产,转向黄金、国债等避险工具,一场逃离美国的资本迁徙潮已然形成。

  关税冲击波:从通胀隐忧到市场恐慌

  特朗普政府自3月以来频繁升级关税政策,直接推高了进口商品价格。据测算,若高关税情景持续,美国年化通胀率可能在2025年飙升至近5%,尽管美联储理事沃勒认为这种影响是暂时性的,但纽约联储行长威廉姆斯等官员坦言,关税对物价的传导效应已开始显现。塔吉特等零售巨头宣布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进一步印证了企业端压力向消费市场的蔓延。市场担忧,若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降息空间将被压缩,经济滞胀风险陡增。

  美股遭遇抛售潮 避险资产成资金避风港

  资本市场的反应尤为剧烈。3月中旬以来,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超10%,进入技术性调整阶段。彭博数据显示,仅4月第一周,超40亿美元涌入黄金ETF和短期国债ETF,黄金类产品年内吸金达99亿美元,创2019年以来新高。与此同时,iShares 0-3月期国债ETF单周流入35亿美元,显示投资者对现金类资产的渴求达到顶峰。华夏时报调查指出,多数美元资金已暂停加仓欧美股市,转而寻求新兴市场或另类投资渠道。

  政策反复性重创市场信任机制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摇摆性加剧了市场焦虑。例如,2024年提出的普遍基准关税一度引发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冲击预期,但具体实施时又通过大量商品排除条款弱化影响。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操作虽短期缓解了经济压力,却导致投资者难以形成稳定预期。美国商会警告,政策不确定性已迫使中型企业搁置投资计划,而这些企业雇佣了数百万美国人。英国《金融时报》更直言,白宫的信誉因政策反复遭到不可逆的破坏。

  供应链重构引发长期增长疑虑

  关税的回旋镖效应逐渐显现。彼得森研究所测算,若对加、墨、中关税全面实施,2025-2027年美国GDP增速可能累计损失0.7个百分点。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证据显示,2019年中美互加关税后,东盟对美出口激增,表明企业正通过迂回贸易规避关税。这种产业链分散化虽降低关税即时冲击,却推高了整体交易成本,削弱了美国制造业竞争力。

  企业盈利前景蒙阴 机构下调市场预期

  随着二季度财报季临近,高盛已将标普500指数目标点位从5200点下调至4800点。分析师指出,关税导致的原材料涨价、库存积压等问题,使得科技、零售等行业盈利展望遭大幅下调。据汉坤律所报告,部分中国出口企业因叠加301条款与IEEPA关税,综合税率已突破30%,迫使美进口商寻求替代货源,进一步挤压美国企业利润空间。

  债务市场暗流涌动 美元霸权地位承压

  美债市场同样波澜暗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4月一度突破4.5%,反映市场对通胀预期及债务规模扩大的双重担忧。特朗普政府一边加征关税,一边扩大财政赤字的政策组合,被经合组织警告可能引发利率飙升与资本外流。这种走钢丝式的政策选择,正动摇着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长期信心。

  地缘政治风险叠加选举年变量

  2025年作为美国大选前哨年,政治博弈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动。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与白宫在贸易政策上的角力,导致关税豁免清单频繁调整。投资者担忧,若特朗普为争取选民继续加码贸易保护,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贸易反击。证据显示,欧盟、加拿大已拟定600亿美元对美反制关税清单,全球贸易战风险一触即发。

  中国选项成资本配置新焦点

  在这场资本迁徙中,中国市场呈现出差异化吸引力。尽管美国对华关税高企,但UN Comtrade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占美进口份额仅下降2个百分点,供应链韧性超出预期。部分嗅觉敏锐的对冲基金开始增配港股及离岸人民币资产,认为中国在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产能优势难以替代。此外,中国与西班牙等国的服务贸易合作升级,为跨国资本提供了关税波及较小的新赛道。

  美联储降息预期成最后救命索

  市场正将希望寄托于货币政策转向。沃勒等鸽派官员暗示,若通胀受控,2025年下半年可能降息50个基点。但该预期与关税引发的物价上涨形成矛盾:降息虽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却可能助推本就高企的通胀。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政策困境,凸显美国经济治理的系统性难题。

  历史镜鉴:贸易战没有赢家

  回望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GDP增长率从2.9%降至2.3%,印证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规律。当前更复杂的关税矩阵,可能使经济代价呈指数级放大。正如彼得森研究所警示,特朗普若坚持全面关税,到2027年美国或将损失百万个就业岗位。当投资者用脚投票撤离美国市场,或许正是对关税万能论最现实的否定。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资本迁徙,本质上是市场对单边主义政策的用脚投票。随着政策成本加速向消费者、企业和金融市场传导,美国能否在选举年及时修正贸易政策,将决定这场资本大逃离是短暂风浪还是持久浪潮。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9547.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5:05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 韩国称朝鲜士兵越过军事分界线 最终在韩方鸣枪示警后退回

      当地时间2025年4月8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发布消息称,十余名朝鲜士兵越过位于南北韩军事分界线的边界,但在韩国军队发出警告后迅速撤回。这一事件发生在当天上午,地点位于板门店附近。韩国军方表示,朝鲜士兵在越过分界线后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也未与韩方发生冲突,最终在韩方鸣枪示警后退回。   韩国军方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并立即启动了应急措施,加强了对军事分界线地区…

    2025年4月9日
    800
  • 从资讯到企业资产,“企业头条”要打造To B的今日头条

    公司于2016年5月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杏谷资本和用友幸福投资。

    2017年4月17日
    1201
  • 上刀山下火海拜见太公太奶 现在祭祖都得靠高科技了,连狗都派上了用场

      清明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时刻,也是展现地方文化与习俗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的华南F3地区,以其独特的祭祖方式吸引了广泛关注。他们以上刀山、下火海的极限挑战,展现了对祖先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今年的清明节,华南F3地区的祭祖活动再次成为热点。从翻山越岭到攀岩潜水,从无人机巡山到机器狗助阵,华南F…

    2025年4月5日
    1000
  • 专家建议五一拿身份证消费就减免25%:拉动内需,助力经济复苏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提出了一项大胆的消费刺激计划,建议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期间,政府通过发放消费补贴的方式,以凭身份证消费减免25%的形式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提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李稻葵教授认为,此举不仅能够有效刺激消费,还能带动企业生产,并最终增加税收。他指出,每1元的消费补贴可以带来4元的消费…

    2025年4月28日
    300
  • 蚌埠警方捣毁一大型地下赌场,抓获42名涉案人员

      2025年4月8日,蚌埠警方在一次雷霆行动中,成功摧毁了一处长期盘踞在该市的地下赌场,彻底铲除了一条涉及赌博的违法犯罪链条。此次行动中,警方共抓获42名涉案人员,其中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余人员则被依法行政处罚。   此次行动的线索来源于蚌埠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缜密侦查。3月初,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一伙不法分子在市内流窜开设地下赌场…

    2025年4月9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