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明年施行,要求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红星资本局4月15日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施行。

新国标首次提出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明年施行,要求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图据IC

首次提出“因内短路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相比2020年版的国家标准,新国标的单体测试项目新增了快充循环后安全,电池包或系统测试项目修订了热扩散测试、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

具体来看,热扩散测试考查电池单体内短路导致热失控后的安全防护能力,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新国标对测试方法增加了“内部加热”,并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整车测试条件。

新增的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直径30mm撞击头以150J能量撞击后,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针对超快充技术,新国标要求,20%SOC充电至80%SOC时,总充电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电池单体,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针对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新国标从2026年7月1日起执行;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从2027年7月1日起执行。

宁德时代(300750.SZ)方面向红星资本局指出,此次动力电池新国标在全球首次提出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这一标准实施的前提是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提升。

动力电池问题是新能源汽车起火风险的主要因素

新能源汽车火灾常常与动力电池有关,主要是车辆发生剧烈碰撞损伤电池,以及电池过充过放、充电功率过大、电池质量导致的热失控等。

今年以来,多起新能源汽车碰撞起火的事故引发公众的高度关注。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国产和进口沃尔沃汽车,原因是部分车辆由于高压动力电池的制造问题,电芯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池模组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3月29日晚11时,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枞阳段高速公路发生严重车祸,撞上中分带水泥护栏后起火爆燃,造成车上三名年轻女性全部遇难。对此,小米汽车在《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中提到:“基于目前已知情况,我们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

4月5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376省道与对向车道一辆电动二轮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轮电动车两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小汽车起火燃烧。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相关事故也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的关注。

《2024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显示,根据2022年1-11月新能源车起火事件报道统计,22.67%的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16%的车辆在行驶时发生自燃,38.67%的车辆在静止停放时发生自燃,9.33%的车辆因碰撞引发起火,其他原因导致起火占比为13.33%。

新国标不等于要求新能源汽车不起火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新国标的起草单位涵盖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东风汽车集团等整车企业,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储备都能达到新国标的要求。”

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率先提出并量产搭载第一代无热扩散(NP)技术的电池,实现不起火不爆炸,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的要求提升。目前,宁德时代还在持续迭代NP技术,包括可实现高压与烟气主动分离的NP2.0,和能做到“热失控不冒烟”的NP3.0。

长城汽车(601633.SH)孵化的蜂巢能源也是新国标的起草单位,其相关负责人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早在2022年,公司已经发布了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的龙鳞甲电池,完全满足新国标的相关要求。他提到,参与起草新国标的动力电池企业,其技术储备都能达到新国标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在最终期限前达成新国标“没有什么难点”。

2024年2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对36家整车和电池企业进行了调研,已有78%的企业具备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的技术储备,也就是即使电芯单体热失控,也不会发生由热扩散导致的动力电池起火和爆炸。

但这不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不会失火爆炸。

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指出,高速碰撞后会产生高温,达到座椅、线缆等部件的燃点等,会造成起火,电池也可能受到影响,可能引发爆炸。

宁德时代方面表示,目前,新国标中强调的是动力电池内部的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而碰撞后的不起火、不爆炸需要车企和电池厂商共同努力来完成。动力电池的无热扩散技术将为碰撞后的人员和车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动力电池新国标实施后将有效降低碰撞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燃烧的风险,可以更好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同时也对所有整车和电池企业提出新要求,以高标准促进新车与新电池产品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肖世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9400.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10:07

相关推荐

  • 可复美被质疑产品添加EGF,凌晨回应“未添加”,该品牌去年营收45亿元

    近日,有消费者向媒体控诉可复美在一款产品中添加了表皮生长因子(EGF)。 4月12日凌晨,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致广大可复美消费者的一封信》,明确表示其旗下所有产品均未添加人表皮生长因子。经独立的双重检测,也未检出人表皮生长因子成分。 目前,双方的争执点在于:可复美产品中是否有表皮生长因子,且双方均有相关检测结果支持各自的观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可复美是上…

    2025年4月12日
    1100
  • 紧跟“国家队”步伐,多家券商、基金宣布真金白银溢价回购

    红星资本局4月9日消息,在“国家队”、多部委联合打出政策组合拳的同时,多家券商、基金宣布“真金白银”加入回购队伍。 图据IC 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已有国泰海通(证券简称“国泰君安”,601211.SH;2611.HK)、东方证券(600958.SH;3958.HK)、国金证券(600109.SH)、国投证券母公司国投资本(600061.SH)以…

    2025年4月9日
    800
  • 王田苗: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消费领域效能没想象中好,70%的工作不一定要用“人形”

    红星资本局3月29日消息,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他就“我国目前科技生态发展现状”“如何培养‘小天才’创业者”“未来3-5年人工智能值得关注的方向”“外界是否高估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能力”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王田苗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摄 科技生态正在往好的方面迅速发…

    2025年3月30日
    900
  • “考研英语黄皮书”将停版,发行方讲述:电商投流成本高,未来可能卖掉公司

    红星资本局4月9日消息,近日,“考研英语黄皮书”(下称“黄皮书”)发行方北京世纪高教图书有限公司(下称“世纪高教”)法定代表人张剑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未来不再提供任一年份的英语真题解析的出版,现有的黄皮书真题将成为绝版”。张剑锋称,自己负债700多万元,编辑团队半年未发工资。 4月9日,张剑锋告诉红星资本局,公司受盗版影响而导致黄皮书销量下滑。此外,发行方…

    2025年4月11日
    900
  • 理想汽车刘杰:销量目标对消费者没有价值,不要被竞争压力驱动,要聚焦用户满意度

    红星资本局4月25日消息,4月23日,理想汽车(02015.HK/LI.US)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正式发布了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理想L6智能焕新版。这三款新产品的售价分别为55.98万元、52.98万元和24.98-27.98万元。 发布会当天,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和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举行了圆桌专访,回…

    2025年4月26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