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苗: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消费领域效能没想象中好,70%的工作不一定要用“人形”

红星资本局3月29日消息,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他就“我国目前科技生态发展现状”“如何培养‘小天才’创业者”“未来3-5年人工智能值得关注的方向”“外界是否高估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能力”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王田苗: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消费领域效能没想象中好,70%的工作不一定要用“人形”

王田苗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摄

科技生态正在往好的方面迅速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从本意上来理解,首先应该是强化高质量的前沿基础研究,因为有成果才有转化的可能;基础研究最后通向应用的时候,需要产教融合、需要市场和产业的需求拉动。这个过程中,就会涉及到转化的机制,转化的人才,以及资金链、产业链。”

王田苗指出,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生态正在往好的方面迅速发展,“比如强化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强调耐心资本,并且充分发挥国家在软硬件结合领域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优势,以及在大力推动培育技术经纪人方面等。”

当前,有不少科技明星企业的创始人,是年轻的高学历者,他们也被称为“小天才型创业者”,王田苗认为,这类人是颠覆原有的技术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创变者。他还提到,在转化生态中还有一支力量,称为“高管创业”——这类人有比较好的产业经验,具有全球商业视野,并且由于他们有企业的管理能力,对产业中长链条的资源整合能力非常强。

与“从0到1”的小天才创业不同,高管创业更多的是“从1到10”,因为他们善于把原创成果和产业直接对接。

王田苗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政策,从主体转化环节开始,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等的协同对齐与有力支撑,就显得愈发重要。

工科院校老师应要有一年企业工作经验

王田苗强调,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因材施教。如果学生有志于开展技术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上书架、载入专着和期刊,应该给予激励;而对于另一部分愿意与企业交流合作,愿意到社会中实践的人才,同样应该鼓励他们把技术研发的成果上到“货架”。

王田苗特别指出,作为教育者,如果从事的是关键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应该更多去聆听产业和市场的需要,而不是闭门造车在脑子里想象需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两个路径,首先要推动产业更多地支持高校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引领学生投身于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同时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地采用“项目制教学”,让学生真正切实了解交叉学科的理论成果如何从样品转化为产品,产品又如何服务于客户,最终成为商品。

“特别希望在工科院校的老师,尤其是博士毕业后进校任教的老师,应该要有一年的企业工作经验,而不是毕业以后仅凭高水平的论文就留校任教。因为在工科领域,若缺乏企业经验,反过来去指导小天才创业者,强调与产业的对接时,就容易出现知识、见识以及对愿景理解上的偏差。

未来3—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将有望形成系统性变化

王田苗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还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其技术体系并没有完全的形成,技术相应的供应链标准也没有形成,各国都在探索之中。

这个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首先应该基于工业、商务、消费等场景需求,聚焦高端价值链主,打造国家产业创新链,从而推进供应链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

王田苗认为,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高端价值链主可能诞生于大模型、数据和算力等领域。此外,也可能在具身智能相关的核心部件,如传感器、减速器和电机等重要领域诞生。链主形成后,产业内应构建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涵盖评价、分类测试和中试等环节,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快速进入工业、商业、国防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未来3~5年,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领域将有望形成系统性的变化,甚至可能引领世界。

具身智能走进家庭尚需时日

“具身智能是一个机械载体。可以是人形、机械臂,也可以是轮式、无人机、无人车,甚至也可以是数控机床,不可否认的是,具身智能是一个时代的浪潮。”

王田苗认为,实际上目前70%的工作都可以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再加人工智能的算法来解决,不一定非强调人形。

他认为,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在整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范畴下,比例可能也就只有10%左右,有些发展快的领域或者特殊领域可能会占比20%。

“有人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5~10年会达到百万台套或者是500万台套的量级,我觉得这是从乐观角度来考虑的。”

王田苗表示,就人形本身来说,它的灵活和运动能力是其首要支撑,但是进入到消费领域,比如看护老人、小孩,或者进入到工厂场景,从事打螺丝装配等工作,从目前实验角度来看,即便拥有智能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会达到一定的灵活、高效,但从机械操作以及各方面调研和分析来看,特别是双足人形机器人,其效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操作的效能、安全和成本这三要素,才是衡量一项新技术能否进入产业的重要标准。”

“我们可以将人形机器人理解为一个新物种,它是具身智能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工业、特种、危险等场景,经过这些场景的验证后,才有可能进入家庭提供服务。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认识到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需要时间的验证。”

对于人们希望的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看护老人,收拾家务,王田苗认为还有相当的距离。“因为具身智能,更多目的是替代人做危险、单调、重复的工作,或者是去人类很难到达的窄小空间、细分领域甚至外太空。而整个具身智能的技术形态、理论定义还是分散发展,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王田苗认为,软件是容易统一的,但落到载体却是多样化的。一个新物种进入到工业、生活、消费领域后,最重要的首先是降本增效,提高效率是很重要的。从技术体系来讲,具身智能走进家庭还有很长一段路。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肖世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5478.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0:09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 极氪被曝卖“0公里二手车”,向第三方公司购车优惠9000元,车企回应“是展车”

    近日,极氪被曝用“0公里二手车”虚增销量的事件引发关注。 7月20日,极氪车主陈小姐(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今年6月,她在浙江极氪直营门店购车时,被告知需和第三方公司厦门欧行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欧行”)签署购车协议。此外,她发现这辆“新车”已购买过交强险,陈小姐认为极氪存在隐瞒销售的行为,要求退回定金却遭到拒绝。 据了解,极氪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

    2025年7月20日
    800
  • 四川辖区举办并购重组专题培训 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微成都报道微成都获悉,6月19日,四川证监局联合四川省委金融办、四川省国资委,指导四川上市公司协会举办了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题培训会,四川179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成都、绵阳、德阳等17个市(州)政府部门相关负责同志400余人参加培训。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四川证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各方协同推动四川辖区并购重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与不足,进…

    2025年6月21日
    1500
  • 名誉董事长参加无锡马拉松被拍?远光软件深夜发声明澄清

    红星资本局3月25日消息,3月23日江苏无锡马拉松比赛期间,一对举止亲密的男女被拍到后,引发外界热议。在相关视频传播后,有人指认称男选手是远光软件(002063.SZ)名誉董事长陈利浩,相关讨论也开始蔓延至股吧中。 3月24日晚间,远光软件抖音号发布澄清声明,强调陈利浩前几日均在广东履行公司公务,无锡23日马拉松比赛照片、视频中的男子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远光…

    2025年3月25日
    5200
  • 最低23元起,25年来首次降价,星巴克在“自降咖位”吗?|咖啡之战

    咖啡战场硝烟又起。 近日,星巴克中国宣布,自6月10日起,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系列,共计十款产品价格集体下调。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本次降价范围覆盖拥有这三大品类的所有门店,降价范围在2-6元,若以大杯为标准计算,平均降价幅度约5元。 此前,星巴克曾通过折扣券、登陆外卖平台等多种方式在销售端降价。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激烈,在瑞幸“卷”到6.9元,库迪“卷”到1.8…

    2025年6月11日
    1500
  • “京东外卖崩了”冲上热搜!公司最新回应:超时20分钟用户免单

    5月14日午间,京东外卖崩了冲上微博热搜。多名网友发帖称订购的京东外卖没有骑手接单配送、出现订单延迟等情况,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在“京东外卖”官博评论区留言称:“服务器又崩了”“骑手都快送到了订单里面还显示无骑手接单”。 另有网友表示“等了一中午了”,希望“赔付一张20元无门槛优惠券”。 5月14日下午5点左右,微博@京东外卖 发文致歉: 亲爱的京东外卖用户…

    2025年5月15日
    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