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苗: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消费领域效能没想象中好,70%的工作不一定要用“人形”

红星资本局3月29日消息,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他就“我国目前科技生态发展现状”“如何培养‘小天才’创业者”“未来3-5年人工智能值得关注的方向”“外界是否高估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能力”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王田苗: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消费领域效能没想象中好,70%的工作不一定要用“人形”

王田苗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摄

科技生态正在往好的方面迅速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从本意上来理解,首先应该是强化高质量的前沿基础研究,因为有成果才有转化的可能;基础研究最后通向应用的时候,需要产教融合、需要市场和产业的需求拉动。这个过程中,就会涉及到转化的机制,转化的人才,以及资金链、产业链。”

王田苗指出,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生态正在往好的方面迅速发展,“比如强化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强调耐心资本,并且充分发挥国家在软硬件结合领域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优势,以及在大力推动培育技术经纪人方面等。”

当前,有不少科技明星企业的创始人,是年轻的高学历者,他们也被称为“小天才型创业者”,王田苗认为,这类人是颠覆原有的技术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创变者。他还提到,在转化生态中还有一支力量,称为“高管创业”——这类人有比较好的产业经验,具有全球商业视野,并且由于他们有企业的管理能力,对产业中长链条的资源整合能力非常强。

与“从0到1”的小天才创业不同,高管创业更多的是“从1到10”,因为他们善于把原创成果和产业直接对接。

王田苗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政策,从主体转化环节开始,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等的协同对齐与有力支撑,就显得愈发重要。

工科院校老师应要有一年企业工作经验

王田苗强调,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因材施教。如果学生有志于开展技术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上书架、载入专着和期刊,应该给予激励;而对于另一部分愿意与企业交流合作,愿意到社会中实践的人才,同样应该鼓励他们把技术研发的成果上到“货架”。

王田苗特别指出,作为教育者,如果从事的是关键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应该更多去聆听产业和市场的需要,而不是闭门造车在脑子里想象需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两个路径,首先要推动产业更多地支持高校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引领学生投身于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同时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地采用“项目制教学”,让学生真正切实了解交叉学科的理论成果如何从样品转化为产品,产品又如何服务于客户,最终成为商品。

“特别希望在工科院校的老师,尤其是博士毕业后进校任教的老师,应该要有一年的企业工作经验,而不是毕业以后仅凭高水平的论文就留校任教。因为在工科领域,若缺乏企业经验,反过来去指导小天才创业者,强调与产业的对接时,就容易出现知识、见识以及对愿景理解上的偏差。

未来3—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将有望形成系统性变化

王田苗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还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其技术体系并没有完全的形成,技术相应的供应链标准也没有形成,各国都在探索之中。

这个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首先应该基于工业、商务、消费等场景需求,聚焦高端价值链主,打造国家产业创新链,从而推进供应链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

王田苗认为,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高端价值链主可能诞生于大模型、数据和算力等领域。此外,也可能在具身智能相关的核心部件,如传感器、减速器和电机等重要领域诞生。链主形成后,产业内应构建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涵盖评价、分类测试和中试等环节,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快速进入工业、商业、国防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未来3~5年,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领域将有望形成系统性的变化,甚至可能引领世界。

具身智能走进家庭尚需时日

“具身智能是一个机械载体。可以是人形、机械臂,也可以是轮式、无人机、无人车,甚至也可以是数控机床,不可否认的是,具身智能是一个时代的浪潮。”

王田苗认为,实际上目前70%的工作都可以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再加人工智能的算法来解决,不一定非强调人形。

他认为,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在整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范畴下,比例可能也就只有10%左右,有些发展快的领域或者特殊领域可能会占比20%。

“有人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5~10年会达到百万台套或者是500万台套的量级,我觉得这是从乐观角度来考虑的。”

王田苗表示,就人形本身来说,它的灵活和运动能力是其首要支撑,但是进入到消费领域,比如看护老人、小孩,或者进入到工厂场景,从事打螺丝装配等工作,从目前实验角度来看,即便拥有智能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会达到一定的灵活、高效,但从机械操作以及各方面调研和分析来看,特别是双足人形机器人,其效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操作的效能、安全和成本这三要素,才是衡量一项新技术能否进入产业的重要标准。”

“我们可以将人形机器人理解为一个新物种,它是具身智能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工业、特种、危险等场景,经过这些场景的验证后,才有可能进入家庭提供服务。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认识到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需要时间的验证。”

对于人们希望的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看护老人,收拾家务,王田苗认为还有相当的距离。“因为具身智能,更多目的是替代人做危险、单调、重复的工作,或者是去人类很难到达的窄小空间、细分领域甚至外太空。而整个具身智能的技术形态、理论定义还是分散发展,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王田苗认为,软件是容易统一的,但落到载体却是多样化的。一个新物种进入到工业、生活、消费领域后,最重要的首先是降本增效,提高效率是很重要的。从技术体系来讲,具身智能走进家庭还有很长一段路。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肖世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5478.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0:09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 K12教育上市公司财报出炉:超半数企业营利双增,中小公司探索多元化业务

    红星资本局4月29日消息,近期,多家K12教育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最新财报。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随着行业转型加快,多家公司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技术赋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超半数企业营收、净利双增。 头部机构中,新东方(EDU.US;9901.HK)、好未来(TAL.US)的营收与盈利能力均同步提升,其中,新东方得益于教育新业务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好未来…

    2025年4月30日
    400
  • 因亏损登上热搜的桂林旅游:一季度营收8263万元,净亏损1308万元

    红星资本局4月29日消息,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一季度财报,其在今年一季度的营收约为8262.71万元,同比降低6.63%;净亏损约为1308.04万元。 ▲广西桂林 图据视觉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上市公司桂林旅游的主营业务包括游船客运、景区旅游业务、酒店、公路旅行客运和出租车业务等,其拥有桂林地区核心旅游资源——两江四湖景区、银子岩景区、龙胜温泉…

    2025年4月29日
    500
  • 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卢锋接受审查调查

    红星资本局4月17日消息,今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显示,据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纪委、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卢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纪委和湖北省襄阳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图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 杨程

    2025年4月17日
    800
  • ST天瑞时任独董内幕交易被罚250万,又因财务造假领60万罚单

    红星资本局3月23日消息,近日,随着天瑞仪器(300165.SZ,现“ST天瑞”)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行政处罚,一张内幕交易罚单再度引发市场关注。罚单显示,时任该公司独董张鑫,在知悉内幕信息后买入“天瑞仪器”股票金额达570多万元,亏损1.28万元,最终被安徽证监局处以250万元罚款。 值得一提的是,简历显示,张鑫有着多年的券商工作经验,还担任过原上市公司的董…

    2025年3月24日
    1800
  • 亚马逊产品负责人详解产品优化:流程零阻力策略

    你需要打磨出最佳的用户体验路径。永远留意那些会造成阻力的流程和功能——那些不好的产品总是忽略了这些。这很费力但是值得。并且这个过程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难。有时候,阻碍用户和你产品之间的可能只是两颗电池。

    2017年4月17日
    150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