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女孩到世界冠军,朱婷带着23座奖杯的荣耀回到家乡,为河南排球注入新活力。2025年9月4日,郑州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奥运冠军朱婷正式出任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的公益形象大使。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朱婷接过聘书,用熟悉的河南家乡话为赛事助威:“大家加油!”这句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的乡音瞬间拉近了她与家乡球迷的距离。朱婷动情地分享自己第一次站在排球场上的感受,那时基本功比较差,非常渴望能和场上的队友一起打比赛。她回忆起从垫球、传球到完成第一次进攻的点滴经历,这些记忆至今让她难以忘怀。
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是河南省首次举办的省级女子排球城市联赛,赛事由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文旅厅等9个省直部门及各地市共同举办。以“安全、有序、多彩”为办赛理念,旨在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健康”深度融合,响应国家振兴“三大球”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河南选择聚焦排球项目,是因为体育已从竞技和健身转变为经济的新引擎和城市的新名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提出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
联赛最大亮点在于其全民参与性,参赛运动员年龄设置为16至45周岁。中学生、大学生、退役运动员及社会各界符合条件的排球爱好者均可报名参赛。全省共有19支队伍参赛,包括17地市、济源示范区和郑州航空港区分别组织的代表队。赛事以“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为主题,通过排球将赛场与城市紧密相连。
比赛采用赛会制与主客场制交叉进行的方式,共分为三个比赛阶段。第一阶段区域赛采用赛会制,于9月13日开赛,分豫南A组和豫北B组两个赛区。豫南赛区有10支队伍,南阳市为承办城市。豫北赛区有9支队伍,郑州市为承办城市。南北赛区共进行81场比赛。第二阶段排位赛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于10月至12月举行。A、B组前4名进入8强,进行主客场双循环赛,每周两轮比赛,共56场比赛。第三阶段总决赛采用赛会制,于12月底举行。排位赛前4名队伍进行交叉赛,胜者进入冠亚军决赛,负者进入三四名决赛。
作为从河南周口郸城走出的排坛巨星,朱婷13岁进入河南省队开启专业训练,后成长为世界顶级主攻手。她曾与队友分别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和2019年世界杯冠军,成为河南籍运动员的杰出代表。朱婷表示,她会经常出现在赛场上、走进校园里,推广排球是她非常愿意做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赛事让大家感受到排球的快乐和魅力。
作为公益形象大使,她将通过校园行、社区交流推广排球文化,借助国际知名度提升赛事影响力。她还会参与“排球公益”和“未来之星”选拔等活动。本次赛事不仅是竞技比拼,更被赋予了促进融合、激活消费的重要使命。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采取“赛事搭台、文旅唱戏”系列举措,围绕第一阶段区域赛南北赛区、第二阶段的主客场以及总决赛地市,提前整合、发布当地的核心文旅产品资讯,引导观赛前后的文旅消费,提供全周期文旅消费服务。
打造“跟着排球去旅行”消费主题,开发地域文旅套餐。策划多维文旅活动,如市集、嘉年华、巡演、美食节等,在大赛整体主题下突出各主场城市特色。联合各地产业特色、文旅非遗、老字号等品牌,创意设计“排球看中原”主题赛事周边文化创意产品,有效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杨光表示,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设置16-45周岁参赛范围,为全省学生运动员提供了与各界排球爱好者同场竞技的机会。河南常态化举办河南省学生排球比赛等品牌赛事,目前已成功举办21届。通过建立校、市、省三级竞赛机制,为青少年搭建“以赛促练”的成长阶梯。目前全省已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50所。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动员省内高校、中学参与各地组队参赛,支持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观摩赛事,推动排球项目在校园和社会上的普及发展。
赛事运营方豫健(河南)体育产业集团介绍了诸多亮点:开幕式将融合“女排精神”、河南文化符号与国潮科技,力求沉浸式呈现。赛事期间将植入“历史名人与排球”、“景区打排球”等特色话题。开展“排球+公益”嘉年华、“排球+青训”未来之星选拔等配套活动。联合各地特色产业及非遗品牌,创意设计“排球看中原”主题文创产品。在商务开发方面,已搭建完善体系,正积极对接战略合作伙伴和赞助商。赛事设立正向激励机制,前三名地市获资金扶持。前八名参赛单位得奖金、奖牌及奖杯,还将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阵容等荣誉。
朱婷在分享会上动情地回忆,她和队友们从防守、传球到垫球,再到完成第一次进攻的点滴经历,至今让她记忆犹新。她认为这场鼓励全民参与的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其实就是带给排球爱好者的一场大的party。这场party就是邀请所有排球朋友们一起来到赛场上,一起去放开地玩。”她特别强调,每一分全力以赴、顽强拼搏,都是属于自己的女排精神,鼓励更多女性青年朋友参与其中,体会排球带来的快乐。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