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内黄:硕果累累满枝头秋风送爽果飘香

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走进内黄县豆公镇仁厚屯村苹果园,满眼青翠、果香四溢,枝繁叶茂的果园里,一个个果大形正、果面光洁的苹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果香,处处呈现出收获盛景。

安阳内黄:硕果累累满枝头秋风送爽果飘香

豆公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等自然条件,造就了苹果色泽鲜艳、果香浓郁、酸甜适度的特点,当地果农大多有着几十年种植经验。仁厚屯村的张堂恩是当地的老果农,“我从二十多岁就开始种苹果,到今年快四十年了。”张堂恩坚持传统种植方式,结合多年经验,种出的苹果口感独特,深受市场欢迎。春天时节,果园里放置蜂箱,通过蜜蜂授粉提高坐果率。“我们不用人工授粉,通过蜜蜂授粉,这样结出的果子更香甜。”张堂恩说道。

豆公镇果农坚持“质量优于产量”的种植理念,通过疏花疏果,控制每棵树的结果量,保证每个苹果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别人家一棵树留300个果,我们只留150个。”果农张新防说道,“今年种了16亩苹果,一亩产量能到5000斤左右,能挣1万块钱。”这种种植方式虽然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单产,但种出的苹果果形端正、糖度高、口感佳,在市场上反而能卖出更高价格。

豆公镇现在主要种植红星、鲁丽、美八、嘎啦、富士、中秋王等多个品种。鲁丽、美八、嘎啦作为早熟品种,八月份前陆续上市; 红星、中秋王恰逢中秋节前后成熟;富士则作为晚熟品种,可以储存到春节销售。

豆公镇的苹果因品质优良,每年都吸引大量采购商前来。采购商当日采摘,当时运出,最大程度保证果品新鲜。“我每年都来豆公镇收苹果,已经连续来了十多年。”来自河北的水果商孙经理一边检查苹果品质一边说,“这里的苹果口感好,消费者认可,卖得上价。”为了让果农获得更大收益,苹果成熟后,镇村两级充分发挥苹果交易市场的功能,联系引导果商长期定点收购苹果,并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豆公镇以优质果品产业链建设为引擎,聚焦豆公特色的大桃、苹果、李子,着力在果园更新、品种结构调整、老果园改造上下功夫,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持续完善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推进果品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为广大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审:孙喜增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6155.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9月1日 下午5:00
下一篇 2025年9月1日 下午5:01

相关推荐

  • 济源:济水东街学校举行少年宫成果展活动

    2025年春学段,济源市济水东街学校开展美育浸润活动,学校开展了以美术和音乐为主题的艺术社团,6月4日,该校举行了少年宫社团成果展。 泥塑展区宛如一座微型“非遗工坊”:憨态可掬的“泥泥狗”披着黑底彩纹的外衣,传承着民间艺术的质朴魅力;十二生肖泥塑栩栩如生,从机灵的小鼠到威猛的龙仔,每一只都藏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创意陶罐上跳跃着波浪纹与星星点,小动物系列里炯炯…

    2025年6月6日
    2900
  • 台前县侯庙镇: 以学铸魂强根基 实干笃行强本领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王传帅 李召磊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规矩意识。4月14日,台前县侯庙镇机关党总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机关全体党员参加。 会议指出,党员干部要知“红线”、守“底线”。一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时刻把纪律和规矩…

    2025年4月17日
    3900
  • 包括小米SU7事故路段,多地高速突然出现!最新回应……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引发关注,也引起了大家对辅助驾驶、智能驾驶使用场景的讨论。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4日,记者在事发路段安徽铜陵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现,事发地附近的施工已完成,锥桶、警示牌也已撤下。 不过,在事发地附近不到五分钟车程处,连续两个电子警示牌都轮播着“前方隧道,慎用智能辅助驾驶”的标语。 距离事故地点五分钟车程外,连续两个电子牌轮播着“…

    2025年4月6日
    4400
  • 网红司机带新女友为亡妻扫墓 此前带偏瘫妻子跑车感动网友

    近日,货车司机聂建文在公布恋情后带着女友孟女士回到甘肃老姐,为亡妻扫墓。 据潇湘晨报此前报道,因为公布新恋情,货车司机聂建文发了回应,称最近压力很大。此前,他带着偏瘫妻子跑车4年,妻子去世后痛哭,感动了众多网友。如今,有了新恋情,聂建文称,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不想做网友心中的好男人。 聂建文带女友孟女士回家扫墓。网络截图。 4月4日,聂建文告诉潇湘晨报记者,现…

    2025年4月5日
    4600
  • 安阳餐饮界“胖东来”之(四)一碗面托起乡亲就业梦

    大象新闻记者 孙喜增 在河南安阳,一碗热气腾腾的捋面承载的不仅是千年的饮食文化,更是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永超捋面的创始人王永法,既是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也是用一碗面传递大爱的公益事业践行者。他的经历,是用手艺守艺、用匠心创新的故事,更是一曲关于爱心与责任的赞歌。 王永法的捋面馆又因为他的善举,成为了当地帮扶就业的暖心驿站。今年初,王永法主动将自…

    2025年5月22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