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面”事件大反转!女子晒出140元账单,根本没有续面,是店老板在恶意造谣!
在互联网上,真相的价值有时还不如一碗免费的面。这两天,郑州一家面馆因“续面”事件上了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
起初的版本听起来特别能点燃普通人的怒火。三个大人带着四个小孩进店,点了13块钱的面和几个小菜,总共消费了七十来块。然后她们开始“薅羊毛”,仗着店家承诺的“免费续面”,多次让老板加面。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到第三次续面时终于忍不住拒绝,理由是一大家子人只点一碗面想靠免费续面吃饱不合情理。
这个故事画面感十足,一个精明算计、贪得无厌的顾客形象跃然纸上,而本分做生意被逼得忍无可忍的小老板形象也立住了。老板为了自证清白,直接把没打码的监控视频发到了网上,全网的口水像潮水一样涌向那几位女顾客。
然而,反转来得如此之快。当事女子面对镜头亮出了自己的消费账单,实际消费金额为140.58元,包括线下和线上团购的部分。一百四十多块钱对于一家面馆来说不算惊天动地的大单,但也绝不是“只点一碗面”的乞讨式消费。女子表示,她觉得点的这些东西已经够孩子们吃了。
街道办工作人员也证实了事实,所谓“花六七十元”为不实言论。原来,那个被全网同情的老板才是撒谎的人,而被全网唾骂的女顾客才是被冤枉的人。最终,在街道办的调解下,双方和解了。老板道了歉,不仅为没说清续面规则,还为发布那个没给孩子打码的视频。女子也删除了差评。
这场闹剧看似落幕了,但这背后却让人脊背发凉。这不仅仅是一碗面引发的纠纷,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利用公众情绪的“舆论审判”。老板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解决问题,他要的是审判。他熟练地剪辑监控,隐瞒关键的消费金额,只放出对他最有利的片段。先给自己贴上“老实人”“受害者”的标签,再把对方塑造成“贪婪者”“破坏者”的形象,然后扔到互联网这个巨大的放大器里,等着舆论发酵。
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彻头彻尾的“恶”。《荀子·大略》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可惜,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智者太少,轻信和盲从的人太多。为什么这种低劣手段总能屡试不爽?因为他们深谙“先入为主”的心理战术,精准利用“视觉冲击”的传播优势,并绑架了公众的正义感。
古人说,君子在家里说一句好话,千里之外都有人响应;说一句坏话,千里之外都有人反对。这句话简直就是为今天的互联网量身定做的。你敲下的每一个字,点下的每一个赞,都可能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当真相大白,一切似乎都结束了,但那些曾经铺天盖地的恶意,可能会伴随当事人一生。
所以,别再轻易让你的善良和正义感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枪使了。在下一次为某个热点事件义愤填膺之前,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多问一句:这是事情的全部吗?多想一下:另一方的声音在哪里?保持一份克制,一份理性,一份对真相的敬畏。因为,流言止于智者。在举起键盘之前,先给自己一秒钟,当那个智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