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高分考生涌入中职 中本贯通班成新宠!中职学校曾经被轻视,如今却成了“香饽饽”。叶娴今年中考取得了887.4分的好成绩,在广东省阳江市能排进前2700名,可以考进她所在阳春市的重点高中。然而,叶娴选择了阳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她的选择不仅因为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可靠,更重要的是看中了改革的红利。
叶娴进入的是广东省首批“3+4”中本贯通班,先在阳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习3年,通过转段考核后,可直接升入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年后拿到本科学历。这种模式吸引了许多像叶娴这样的高分考生。在广州、上海、北京、浙江等地,中本贯通班录取平均分超过普通高中的情况比比皆是。家长和考生对此感到兴奋,学校和社会也表示吃惊:贯通培养为技能人才搭建了一条成长立交桥。
实际上,中本贯通培养实践已有十几年历史,但一路走来饱受争议。如今改革方向已定,并找到了平息争议、完善机制的答案。今年,广东省首次试点中本贯通培养模式,采用“中职3年+本科4年”一体化设计。广州有两所中职学校参与,分别对口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和广州航海学院。录取结果令人惊讶,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本贯通班最高分716分,最低分655分,平均分669.3分,高出普通高中第三梯度线28分之多。
在深圳,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对口深圳技术大学新媒体艺术专业,招生30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招生40人。招生同样火爆,深一职中本贯通班的最高分547分,最低分512分,超过30余所公办普高(AC类)最低录取线,深二职中本贯通班最低分507分。
上海的中本贯通班招生规模相对较大,今年有76个中本贯通专业招生,其中58个专业最低分超过600分。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与上海电力大学合作的中本贯通试点专业最低分达677分,该专业录取的21名学生中,最高分699分,平均分达到683分。这在上海中考是非常高的水平,甚至可以拿到所谓“四校八大”的入场券。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最低分411分,北京市商业学校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407分。中本贯通班的火爆一扫中职学校招生的颓势。以前,中职学校往往是初中毕业生考不上普通高中的无奈选择,有的中职学校甚至完不成招生计划。高分考生选择中本贯通班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前景好。此外,这些学生只需通过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转段考核,无需参加高考,就可以升入本科院校。
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受到考生青睐,但也饱受争议。早在2012年,江苏就已开展中本贯通试点。各地普遍采取“3+4”模式,前3年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经过转段考核,后4年升入本科阶段学习。也有地方采取“5+2”模式。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不但打通了学历教育“断头路”,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通过一体化培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给学生多元的成才选择。
尽管如此,中本贯通培养曾存在争议。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适度扩大中职专科贯通。中本贯通只是省级层面试点,没有国家层面的制度性安排,在合法合规性、教育教学衔接、考试招生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合理性争议。例如,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的对接主要是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教师交流交换较少。
更大的问题是生源。虽然很多中本贯通班学生的中考成绩不错,但在转段前后依然存在适应问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吴彤表示,他的同宿舍同学有多名中本贯通班学生,他们在升入中职后容易放松文化课学习,导致升入本科后文化课成绩有差距。此外,中本贯通班单独编班,他们在中职阶段准大学生的亮丽标签也没有了,反而可能被觉得另类。
但试点进入低谷的时间很短暂。2022年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同年,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衔接培养。支持各省开展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4)七年贯通培养。
经过多年试点,很多地方已经有了中本贯通班的毕业生,他们用实际表现证明,中职生并不比普高生的就业能力差。青岛一所中职学校近年来已有数百人升入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本科院校,他们有的继续深造,有的选择就业,得到了制造业、采矿业单位的不错岗位。潍坊科技学院副校长李广伟表示,同专业班级的中职生源和普通高中生源在学业方面的表现并无明显差异,中职生源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更高,专业对口就业率更高,实践动手能力更强,适应性更强。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3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