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上海一名25岁的年轻男子在逛街时,口袋里的罗马仕充电宝突然自燃,引发火灾,导致其左腿被严重烧伤,经医院诊断为Ⅲ度烧伤。据现场目击者描述,当时男子的朋友发现黑烟从口袋中飘出,随后裤子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尽管尝试用冷水扑灭,但电池仍在持续冒烟,最终消防人员赶到现场,使用灭火器和冷水控制住了火势。
据医院方面透露,该男子的烧伤面积较大,需要进行植皮手术,预计治疗费用高达3万至4万元。目前,该男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严重伤害,其家属表示,他们对此事件感到震惊和无助,目前仍在等待进一步的赔偿和治疗方案。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此前,罗马仕充电宝已多次被曝出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例如,2025年3月,一名乘客在杭州飞往中国香港的航班上携带的罗马仕充电宝突然起火,迫使飞机紧急返航。此后,短短数月内,又发生了多起类似事件,包括北京高校提醒学生禁用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以及广西某高校内非召回批次的充电宝起火爆炸。
面对公众的质疑和媒体的关注,罗马仕公司曾表示将由法务部门跟进处理,并迅速发布了召回公告,涉及49万台充电宝。然而,消费者维权之路并不顺畅。据媒体报道,记者拨打罗马仕全国服务热线,语音提示繁忙,无人接听;而联系其官方旗舰店客服,对方仅表示若填写了自助召回申请,一般会在3个工作日内出审核结果。
对此,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将敦促涉事企业尽快查实自燃原因,并建议消费者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联系属地市监局进行调查处理。此外,律师指出,如果能够证实充电宝自燃是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者应承担侵权责任,消费者可依法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请求赔偿,甚至主张惩罚性赔偿。
从技术角度来看,充电宝起火的原因可能涉及多种因素。例如,NITE(独立行政法人製品評価技術基盤機構)发布的报告指出,部分充电宝事故是由于充电口受力变形、内部短路或电池老化等原因导致的。此外,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将充电宝放置在高温、潮湿或易燃环境中,以免引发火灾。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了充电宝安全使用的警钟。据相关报道,2025年7月1日至7月24日期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已收到35起关于罗马仕充电宝的投诉,其中涉及充电口起火和爆燃的情况。此外,小米等品牌也在充电宝行业中崭露头角,强调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而罗马仕则因频繁的安全问题陷入信任危机。
随着消费者对充电宝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监管机构也在加强对此类产品的监管。例如,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联系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后,对方表示,需进一步鉴定调查事故原因是否与天气或产品本身有关。未来,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推动充电宝行业的健康发展,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