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外卖大战谁最受伤?茶饮加盟商外卖比例畸高至90%,原料商订单增长利润却减少

7月的第一个周日,王思(化名)像往常一样打开奶茶店的外卖接单系统,小票机如失控一般,不断吐出订单,不到10分钟,就堆成一座“纸山”。当天,她所在的门店出了1339杯奶茶,全部店员都加班到晚上12点。

这是过去两周外卖大战中的一幕。红星资本局观察到,外卖大战持续胶着,消费者享受到“0元购”“满18-18元”狂欢,骑手们迎来爆单时刻日入上千元,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不断抛出创新高的“战绩”。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但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有茶饮原料供应商被倒逼降价最高10%,高管坦言只能以量换利润,被迫卷入这场“大战”;还有奶茶品牌加盟商担忧,利润高的堂食订单被外卖吸走,消费者习惯改变后,线下商家利润会不会进一步被线上挤压?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已有多家行业协会先后发声,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而平台方也并不轻松。有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就多次提及当下订单量泡沫泛滥的现象,呼吁恢复理性,并直言,“卷没意义,对行业是伤害”。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外卖大战茶饮品牌爆单

加盟商却高兴不起来

外卖平台的“战火”从年初烧到了年中,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但头部茶饮品牌加盟商刘星(化名)却高兴不起来。

外卖大战早期,刘星与人合伙加盟的20多家奶茶店营业额暴涨,数字的增长让他感到兴奋,但现在他更多是担忧。

“你今天参加(平台补贴)活动,业绩就起飞,如果不参加,业绩就会打5折甚至更多”,除了补贴一停业绩下滑,让刘星更焦虑的是,竞争对手(其他茶饮品牌)一直在场,自己不得不加入这场战火。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由京东掀起的外卖大战,如今主力军悄然换位,淘宝闪购(饿了么)和美团冲到了最前线,投入巨额补贴。过去两周,淘宝闪购发布“满18-18元”的大额红包,美团外卖推出“0元购”,两家平台的日订单量拉升到8000万和1.5亿。

调查|外卖大战谁最受伤?茶饮加盟商外卖比例畸高至90%,原料商订单增长利润却减少

图据社交媒体

平台数据增长的背后,谁来买单?其中一个答案就有商家。刘星向红星资本局展示的平台活动细则显示,一杯标价13元的茶饮,外卖平台为消费者提供“0元购”的优惠,商家需要承担3元的成本。

此外,平台大战时发放的满减红包,例如8-10元的券,商家几乎全部承担,导致刘星门店的实收金额不到50%。这其中,商家还要承担大战订单高峰期加派的人力成本。“利润太薄了”,刘星感叹到。

更深远的担忧来自堂食和外卖比例的畸形变化。刘星称,对商家来说,堂食的利润会高于外卖,茶饮店堂食和外卖的比例正常约为3比7。但这两周外卖大战的影响下,其门店堂食的比例大大缩减,外卖甚至高达90%,堂食利润被挤压。

“这对开在租金高昂地段的茶饮品牌店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刘星说。

在消费者端,补贴带来的消费行为变化随处可见。有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他曾在汉堡王门口点外卖,随后告诉外卖员不用取餐,自己自取,算下来一份套餐比到店便宜了近20元。

这让商家忧心忡忡,消费者习惯改变后,线下商家利润会不会进一步被线上挤压?

茶饮品牌供应商赚翻?

订单体量增加了,利润却减少了

商家受伤,谁赚了?在刘星的设想中,除了消费者和骑手,餐饮供应链环节会因外卖大战带来的订单增长而受益。

与刘星想法一致的,还有不少投资者。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有投资者认为,外卖大战中产业链是“闷声发大财”的一环,从外卖包装到原材料,全链条企业订单暴增。过去两周,被称为“外卖铲子股”的上市公司也因此迎来股价上涨。

但红星资本局采访发现,身处供应链上下游的餐饮品牌供应商们却笑不起来。

王军(化名)是一家原料果汁生产企业的高管,他所在的公司是国内多家头部茶饮品牌的供应商。当红星资本局询问到,其公司有没有因为外卖大战而订单增长时,王军回复到,订单体量是增加了,但利润却减少了。

利润减少的背后,是品牌倒逼供应商降价。“我们这些厂家的原料都降价了,下游奶茶品牌要求我们降”,王军对红星资本局称。

降价的源头就是今年4月开始的外卖大战。据王军讲述,出厂的原料降价幅度在5%-10%之间,对工厂全年的利润影响较大。

王军向红星资本局感叹到,供应商话语权小,不得不卷入这场“战火”。“平台和品牌之间竞争,最后的压力还是压到我们供应商头上,现在工厂就是拿量换利润。”对于未来外卖大战的走向,他并不乐观。

此外,红星资本局还从部分茶饮品牌加盟商处了解到,品牌给加盟商的原料供应目前并未降价。有加盟商推测,品牌倒逼供应商降价,或是为了提高自身供应链收入。

多家行业协会呼吁:

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此前也有多家行业协会发声,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

7月15日,中国烹饪协会发文称,平台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大量消费者转向线上,挤压了堂食空间,餐饮企业陷入“有订单无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的困境,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同一天,贵州遵义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文,称大量餐饮企业经营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更让大量依赖堂食的实体店遭遇严重冲击、苦不堪言。

有平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晚点采访时,也提及当下订单量泡沫泛滥的现象,呼吁恢复理性,他直言,“卷没意义,对行业是伤害”。

该负责人还提到,对于大部分正餐品牌来说,外卖补贴大战,影响到堂食正常的经营秩序,也不可持续。

这场大战烧到最后,谁是赢家尚未有定论。但在资本市场看来,平台均会陷入业务亏损的局面。

高盛预计,仅今年第二季度,美团、京东、阿里三家在外卖方面的投入就会达到250亿元,在今年7月到明年6月的12个月之内,阿里的外卖业务会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息税前利润)减少250亿元。

知名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美团、阿里、京东等头部大厂竞逐“万亿”蓝海,其背后是对用户“即时可得”消费习惯的终极争夺,更是对未来本地生活服务生态话语权的战略卡位。在万亿即时零售战场,补贴是入场券,而供应链效率、场景覆盖与生态粘性,才是决定终局的关键筹码。

红星新闻记者 强亚铣

编辑 肖世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8791.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20日 上午10:09
下一篇 2025年7月20日 上午10:14

相关推荐

  • 券商从业人员去年以来净流出超2万人,投顾、分析师等人数逆势增长

    红星资本局4月6日消息,2024年以来,证券行业人员流动加快。 据红星资本局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证券行业共有32.83万名从业者,与2024年初相比净流出超2万人,主要是一般证券业务人员、证券经纪人减少所致,与此同时,投顾、分析师、保代人数逆势增长。 近期上市券商2024年业绩密集出炉,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行业整体业绩呈向好态势。部分大型券商例如中信证券(…

    2025年4月7日
    3200
  • 成都又“飞”出一家无人机IPO!全球首款四发大型无人机制造商冲刺A股

    微成都报道7月2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腾盾科创”)在四川证监会辅导备案,启动IPO进程,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据了解,这是继纵横股份(688070.SH)、中无人机(688297.SH)、立航科技(603261.SH)成功上市之后,成都又一家无人机企业向A股市场发起冲刺。 公开信息显示,腾盾科创创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4.07亿…

    2025年7月3日
    900
  • 杉杉股份创始人长子全部持股被强执,知名牛散魏巍斥资1亿元入局

    红星资本局6月29日消息,杉杉股份(600884.SH)6月27日发布公告,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拟对公司副董事长郑驹持有的公司181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8%)进行司法强制执行。本次执行后,郑驹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郑驹为杉杉股份创始人郑永刚长子。郑永刚2023年猝然离世,未立遗嘱或明确股权分配,引发郑驹与遗孀周婷围绕股权继承展开激烈争夺。 202…

    2025年6月29日
    1300
  • 6.5元/股起拍!四川天府银行300万股股权将被法拍,去年蜀道集团刚入主

    微成都报道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法院将于7月24日10时至7月25日10时,对南充市老实人商贸有限公司(简称“老实人商贸”)持有的四川天府银行股权300万股进行拍卖。 ▲图源:阿里司法拍卖平台 拍卖公告显示,起拍价与评估价同样为1950万元,每股起拍价折合6.50元,该笔股权约占四川天府银行总股本的0.1597%。拍卖保证金为200万元,…

    2025年7月16日
    1000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8621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次实现当年盈利

    红星资本局3月31日消息,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同比增长22.4%;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减少28%。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是华为自2020年以来,营收再次回到8000亿元以上。 年度报告显示,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为179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

    2025年4月1日
    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