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萧山,一位名叫马先生的男子以每月60676元的天价租金租下了一套房屋,入住后却因室内甲醛严重超标而健康受损。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暴露出当前租房市场中甲醛超标问题频发、租客维权困难的现实困境。
马先生是一名美妆类自媒体工作者,大部分工作如拍摄、直播和化妆等都在家中完成。他自2025年2月1日起入住该房屋,但很快便出现了咳嗽、胸闷、嗓子发炎等症状。在朋友的提醒下,他委托专业机构对屋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卧室甲醛浓度高达0.185mg/m³,客厅为0.164mg/m³,均远超国家标准(≤0.08 mg/m³)。这一结果让马先生震惊不已,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尽管马先生多次与房东沟通,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押金6万余元,但房东始终拒绝回应。房东不仅否认甲醛超标的问题,还表示马先生选择的检测机构不可信,甚至建议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马先生无奈之下,已向房东发送律师函,要求退租并退还全部押金。然而,房东表示将依法起诉马先生,同时称其家人信息被泄露,也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在这一事件中,马先生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因甲醛超标引发的租赁纠纷屡见不鲜。例如,暨南大学曾有学生反映宿舍存在霉菌和疑似甲醛超标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皮肤过敏、发烧住院等健康问题。此外,还有租客在租房时发现房屋未进行甲醛处理,导致无法入住,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租赁物存在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质量瑕疵,即使承租人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仍有权随时解除合同。这意味着,当房屋存在甲醛超标等安全隐患时,租客有权要求退租并获得相应赔偿。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和监管机制,许多租客在维权过程中面临举证困难、房东拒绝配合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还反映出串串房现象的普遍性。所谓串串房,是指炒房者以低价购买二手房后,通过极度节约成本的方式进行装修,再以高价出租牟利的房屋。这类房屋往往装饰过多、通风不良,极易引发甲醛超标等问题。对此,专家呼吁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租房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保障租客的合法权益。
目前,当地政府部门已介入此事,但尚未有明确的解决方案。马先生表示,他担心甲醛在法院开庭前已散尽,影响维权效果。而房东则坚持认为,房屋本身并无问题,是马先生搬入的家具导致了甲醛超标。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难以调和。
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在追求高性价比的租房市场中,租客的健康与安全不应被忽视。只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标。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