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冲高回落原因是什么 量化机构精准收割!上周五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剧烈波动。指数一度冲高至3497点,但尾盘迅速回落至3472点,追高的投资者账户一片惨绿。银行股表现异常强劲,北京银行创下了历史新高,吸引了全市场15%的资金涌入该板块。与此同时,半导体和光伏板块则遭受重创,青岛银行在尾盘短短15分钟内暴跌2%。主力通过拉抬银行股掩护出货的策略,在K线图上清晰可见。
当天市场上疯传“量化交易限速”的消息,散户误以为是利好信号,纷纷进场。然而,私募机构随即辟谣,高频交易依然保持每秒299次下单的速度。这个时间差让散户挂单尚未成交时,量化机构已经撤单跑路。数据显示,量化交易占A股成交量超过20%,一旦同质化策略触发集体抛售,尾盘必然出现闪崩。当天跌幅超过5%的个股多达41只,主要是跟风追涨的微盘股。
银行股的狂欢导致整个市场失血严重。银行板块单日成交量达到2158亿,占大盘总成交额的15%,甚至超过了半导体、光伏和锂电池三大赛道的总和。权重股被拉高,但个股却普遍下跌,4120只股票收跌,微盘股指数连续三天走低。尽管国家队托住了指数,但普通股民手中的小票却大幅下挫。
技术面上,沪指在3480点附近停滞不前,年线和30日均线形成压制,3500点关口堆积了大量套牢盘。要突破这一关口至少需要日均1.5万亿的成交量,但实际成交量已连续三天下滑,最近仅到1.43万亿。场外资金观望态度明显,新基金发行量跌破百亿门槛,北向资金净流出43亿。没有足够的真金白银,每次冲关都变成了诱多陷阱。
外围利好也未能提振市场。美国刚刚放水3.3万亿美元,但港股腾讯和阿里带头砸盘。机构都在等待7月10日关税谈判结果,游资也只敢炒作电力股这样的短期题材。中报陆续公布,影视股横店影视预亏,港口股珠海港净利润大幅下降,港口板块整体蒸发240亿市值。
这波假反弹暴露了市场中的几大问题:量化交易钻制度空子,通过散布假消息再辟谣来高位绞杀跟风盘;资金抱团银行股,导致全市场流动性枯竭;散户两头受夹击,追热点被量化收割,买小票被微盘股指数拖累,买权重股又遇到国家队高抛低吸。
护盘手段也显得荒唐。尾盘砸银行股跑路,青岛银行等大权重股短时间内闪崩,而影视股如北京文化则无人接盘。这种护盘方式制造了指数假象——虽然沪指仅跌0.37%,但个股跌幅中位数达2.1%。
小票流动性完全枯竭,超过800只股票日均成交低于3000万,尾盘集合竞价甚至出现零成交。微盘股指数三天内下跌5%,基金被迫减仓引发踩踏。鸿博股份早盘借AI概念冲高5%,尾盘直接翻绿跌4%。
最怕的不是回调,而是每次假反弹都诱人接盘。冲高那天融资余额单日暴增158亿,这些资金全部套在山顶。盘中脉冲式上涨,全是量化对倒制造的幻觉。当制度漏洞不补、增量资金不来、套牢盘不割,所谓的冲高只会给空头送子弹。目前3400点到3500点的区间,已经布满了层层收割机。
类似剧情在过去几年多次上演:拉银行股诱多追涨,尾盘闪崩。历史数据表明,银行板块集体大涨后三个月,沪指下跌概率超过70%。这次诱多工具依旧是“放水”、“政策”等消息,却无视3500点关口需要的实际成交量。
中报地雷阵才刚刚开始。横店影视预亏公告显示上半年净利暴跌超200%,院线平均上座率仅11%。港口股集体沦陷,宁波港净利润增速从15%降至-1.7%,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个月下滑。这些板块占大盘权重不足5%,但恐慌情绪会蔓延。
当市场把银行股当作避难所时,结局早已注定。农业银行单日成交额暴增300%,但分时图显示70%成交集中在早盘拉升段。护盘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18亿,但尾盘出逃21亿。拉高只为出货,护盘变成砸盘。
量化漏洞堵不住,小票流动性枯竭,银行股虹吸全市场。每次利好都成为出货契机:美联储放水导致高开低走,政策吹风引发脉冲回落。盘面只剩电力股撑着(全国高温用电负荷破纪录),但这种纯题材炒作最多维持三天。
最新资金地图显示,机构砍仓半导体、加仓电力股,但逻辑是短期避险。电力股年内涨幅已超40%,估值处于十年高位。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创三年新低,单日蒸发86亿市值。游资电力股打游击战,公募在银行股里抱团,量化在微盘股里收割,三方混战下,散户账户余额持续缩水。
市场中只有两种人在赚钱:一是量化交易员利用T+0优势日内反复割肉,秒级报价差锁定利润;二是银行股大股东,年内超30家银行股获产业资本增持,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首钢集团年内分红18亿。剩下的人都在填坑——填量化割肉的坑,填护盘资金高抛低吸的坑。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