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7月7日晚10时,该园251名幼儿已完成血铅检测,其中233人血铅含量异常,18人正常。关联的渭北、慈爱、蒙迪爱幼儿园检测结果均显示正常。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已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对受影响儿童进行紧急处理。
调查发现,此次事件的源头竟与幼儿园违规使用含铅颜料制作食品有关。据新华社报道,幼儿园园长朱某琳和投资人李某芳在知情后仍同意后厨人员购买彩绘颜料,并将其稀释后用于制作食品,如三色红枣发糕和玉米卷肠包。经检测,这两份食品的铅含量分别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5毫克/千克标准1052毫克/千克和1340毫克/千克,严重超标。7月3日凌晨,公安部门查获剩余颜料,确认其含铅且包装标识不可食用。
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对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进行刑事拘留,另有2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纪检监察机关也已启动调查程序,对失职、渎职的人员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儿童健康,更暴露出监管漏洞和食品安全管理的严重失职。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在2010年尼日利亚的金矿开采区,也曾发生过大规模儿童铅中毒事件,导致数百名儿童死亡,数千人中毒。研究表明,铅污染主要通过土壤、尘土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尤其是儿童因手口接触和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受到铅毒的侵害。因此,此次天水幼儿园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和儿童健康的警钟。
目前,相关部门已对涉事幼儿园进行全面整顿,并对所有食品留样进行重新检测。221份样本中,221份合格,2份不合格,分别为三色红枣发糕和玉米卷肠包。此外,医疗专家组已对所有受影响儿童进行初步救治,并根据血铅含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幼儿园食品安全和监管机制的广泛讨论。有网友指出:幼儿园用颜料做蛋糕,这已经不是食品安全问题,而是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失守。也有专家呼吁:必须建立更严格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
天水幼儿园血铅事件不仅是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更是一次对社会信任和监管体系的深刻反思。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责任人将被追责,而受影响的儿童也将得到长期的医疗支持和心理干预。未来,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是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2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