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或给亚洲带来意外收益 通胀与经常账户改善!油价持续下跌可能为亚洲经济体带来意外收益。摩根士丹利在5月6日的报告中指出,国际油价自2025年初已下跌12美元/桶,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将使亚洲地区的原油负担从目前的3.1%降至2.3%。不过,分析师也警告称,贸易紧张局势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因素。油价走弱加上亚洲货币走强可能会促使亚洲央行加大降息力度,泰国、韩国、印度和日本将从中获得更多相对收益。
根据摩根士丹利大宗商品策略师Martijn Rats的分析,此次油价下跌的原因是需求和供应因素各占一半。需求方面的预测不断下调,而供应方面则受到OPEC计划增产的影响。亚洲作为全球最依赖石油进口的地区,在截至2025年3月的12个月内,石油和天然气贸易逆差占GDP的2.4%,相比之下,欧元区为1.8%,美国则略有盈余。尽管油品仅占亚洲能源需求的25%,但它却占了能源贸易逆差的80%。
当前亚洲的原油负担(石油消费占GDP比重)自2023年以来已经低于疫情前的长期平均水平3.6%。若油价在未来12个月保持在布伦特期货价格预测的平均61美元/桶,亚洲的油负担将进一步降至2.3%,石油和天然气贸易逆差也将从GDP的2.4%缩窄至1.8%。
摩根士丹利认为,油价每下跌10美元/桶,将导致亚洲地区整体通胀率按购买力平价加权计算下降0.4个百分点。目前,亚洲几乎所有经济体(除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外)的通胀率已处于各自央行的舒适区间,并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5个月。此外,油价每下跌10美元/桶,还将使亚洲整体经常账户余额改善GDP的0.4个百分点。特别是印度、印尼和菲律宾等长期存在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将从油价下跌中获益更多。
油价走弱、美元疲软以及关税对增长的拖累共同意味着亚洲央行将推出更多降息措施。考虑到近期有关贸易协议可能包含货币目标的报道,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亚洲货币近期走强。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央行可能会避免外汇干预,直到贸易协议谈判完成,而降息可能成为管理货币升值步伐的政策工具。如果这些动态持续,亚洲央行降息的幅度可能超过当前预期。在区域内,泰国、韩国、印度和日本将从油价下跌中获益较多,而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作为净出口国则不会受益。菲律宾中央银行和印尼央行预计会实施最大幅度的降息,其次是韩国央行、泰国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