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为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为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消费量为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
此前,“水贝金条卖断货”成为热门话题。在黄金价格高位震荡的情况下,实物黄金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选择。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提醒,投资实物黄金应避免过度集中,因为实物黄金是无息资产,其价值通过金价涨跌体现。合理布局逢低买入是长期投资的首选。
一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下降,而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增长显著。中国黄金协会指出,高金价抑制了黄金首饰消费需求,但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了黄金的避险功能,民间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广发期货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叶倩宁表示,实物黄金作为“硬通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特别是在市场出现风险时,因其与其他资产相关性较低而显示出较好的避险属性。金条金币相比黄金首饰加工费成本较低,卖出变现时回收价差也更小,因此更受投资者青睐。
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一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1.6万吨,同比增长4.57%,成交额双边10.70万亿元,同比增长42.8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5.54万吨,同比增长91.17%,成交额双边30.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69%。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一季度增仓5.49吨,同比增长327.73%。至今年3月底,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为138.21吨。
从全球来看,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在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的情况下,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06吨,同比增长1%。在中国零售投资带动下,一季度金条与金币需求总量同比增长3%至325吨,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东方市场投资者成为驱动全球金条和金币需求的主要力量,弥补了西方市场需求的疲软态势。
当前,黄金价格高位震荡,投资者需注意风险。王昕杰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风险情绪稍有缓解,短期黄金多仓拥挤状况有所缓解,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有所回撤属正常现象。未来如果“去美化”叙事愈演愈烈,黄金的价值将更加凸显。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认为,宏观经济形势难以预测,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为金价带来进一步上行潜力。随着动荡局势持续,未来数月内来自机构、个人及官方部门的黄金避险需求或将进一步攀升。
目前市场实物黄金投资渠道较为丰富,包括银行和黄金相关销售企业。投资者应注意了解黄金成色和加工费情况、变现方式和回收价差等。考虑到储存安全性问题,建议将实物黄金存放在银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2709.html